中醫藥"簡便廉驗"緣何不招人待見
    2009-09-18    本報記者:葉建平    來源:經濟參考報

    中醫藥具有“簡、便、廉、驗”的特點,是許多基層老百姓、特別是貧困邊遠地區老百姓就醫的首選,新出臺的新醫改也強調“充分發揮中醫藥作用”。然而,記者日前在素有“中醫之鄉”美譽的四川省調研時發現,在現有醫藥衛生體制下,中醫藥“簡、便、廉、驗”的特點卻變成了其發展的瓶頸。
    一些中醫界專家認為,四川是全國中醫藥事業發展的一個縮影,很有代表性,希望國家盡快出臺合理的中醫藥政策補償機制,完善推廣和使用中醫藥相關醫保政策,加強基層中醫藥人才隊伍建設,以最大限度發揮中醫藥在新醫改中的作用。

    收費便宜報銷難中醫“西化”漸成風

    “現在幾乎所有的中醫醫院都‘以西養中’。”成都第一骨科醫院院長高巍日前在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直言不諱:“中醫院核心競爭力是醫院中醫藥的優勢和特色的發揮,如院內制劑,但目前很多中醫院院內制劑使用量不足藥品使用總量的10%。”
    高巍所在的成都第一骨科醫院是一家中醫骨科專科醫院。2007年,高巍調到了這家醫院時,醫院的院內制劑使用也和其他醫院一樣,比例特別低。所幸的是,經過兩年的努力,成都第一骨科醫院今年院內制劑使用量終于有望超過30%。
    究竟是什麼導致如今的中醫醫院出現了“西化”傾向,制約了中醫藥事業的發展?記者調研了解到,在現有醫藥衛生體制下,其根源在于中醫收費便宜、醫保能報銷的項目極少。
    高巍説:“醫院如今吃飯和發展主要靠自己,收費低意味著收入少。像中醫推拿,醫生按30-40分鐘才30元錢,當然更願意讓患者動手術,一刀下去一、兩千元就到手了。由于價值與價格的背離,中醫實際上是‘捧著金飯碗討飯吃’。”
    記者了解到,由于中醫整體弱勢的現狀,一些中醫醫生無奈“西化”或轉行,這對繼承和發展中醫藥十分不利,一些優秀的中醫學術思想得不到有效地繼承和發揚,如中醫治療閉合性骨折,採用的手法復位、小夾板固定,中西醫都説好,但是價格的原因,手法治療百八塊錢,手術開刀千元以上。

    醫藥準入“門檻”高昔日良方漸消亡

    四川省中醫藥管理局局長楊殿興説,在中醫中藥發展歷史上,中醫中藥是相輔相成的,藥為醫用,醫因藥存,兩者具有較強依附關係。
    記者了解到,中醫院以前都有自己獨特的、根據名老中醫驗方制作的中藥院內制劑,療效肯定,價格低廉,安全可靠。然而,現行的藥品管理辦法卻扼殺了中醫這些優勢和特色,在現行中藥新藥研究中,重視的是中藥的有效部位、有效成分,推行的是全面的西醫的新藥研究方式和評價方法。“如此發展下去,中醫就不可能研制出像至寶丹、紫雪丹、安宮牛黃丸、六神丸等這樣的名藥。”楊殿興説。
    《藥品管理法》按西藥的管理辦法來管理中藥,讓越來越多好的中醫良方和手法瀕臨失傳。高巍舉例説:“我們醫院有一種用了幾百年的祖傳特效藥———黑膏藥,是用松香和桐油來煉制。但是《藥品管理法》要求,藥品原料是必須達到藥用標準和食用標準的原料,這個藥也就不再自行生産了。現在醫院也只有一兩個人會做,再過幾年估計就失傳了。”像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目前院內制劑的生産受限很大,中醫的一些絕活絕招都在“管制”中被扼殺。
    據記者了解,按照國家現行對院內制劑的管理要求,醫院必須建立制劑室。由于近年來國家對中醫藥投入嚴重不足,在四川每一個縣級中醫院過去都有制劑室,但由于院內制劑要求高,運營成本大,利潤空間規定只能在5%,導致目前四川70%-80%的縣級中醫院都關閉了制劑室。

    特色優勢需重視行業發展盼扶持

    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曾以世界1%的衛生費用解決了佔世界22%人口的醫療保健,被稱為“低收入發展中國家舉世無雙的成就”。
    專家認為,我國人口多,每人平均收入水準不高,並且國家財力有限,醫保籌資水準較低,決定了國家不可能全部包幹負擔醫藥衛生費用,為此必須尋求一條適于國情的醫藥衛生體制改革道路,那就應該讓中醫藥成為醫藥衛生體制改革較強支撐和可持續的重要力量,建議盡快出臺以下政策,扶持行業發展。
    第一,建立合理的中醫藥政策補償機制,對公立中醫醫院使用中藥飲片、中藥院內制劑和中醫非藥物療法産生的政策性虧損實行補貼。例如,制定鼓勵使用中藥飲片的政策,增加藥事服務費,同時按照醫院已使用飲片量的20%-30%給予補償;運用非藥物療法技術項目(如針灸、推拿、拔罐等),服務以人次計算給予經費補償;允許醫院中藥制劑(取得省藥監批準的)在一定區域內調劑使用。
    第二,完善推廣和使用中醫藥的相關醫保政策。目前四川全省現有醫療收費項目3966項,中醫(民族醫)收費項目97項,僅佔2.45%。楊殿興建議,增加中醫藥服務項目報銷目錄和提高中醫藥項目報銷比例,降低中醫院住院“門檻費”,這樣既能鼓勵醫療機構使用中醫中藥為居民服務,又能節約總體醫療費用。
    第三,進一步健全完善中醫藥服務體係。中醫藥的薄弱環節主要在鄉村和城市社區,建議進一步加快鄉鎮和社區衛生機構中醫科室的設置和中醫藥人員的配置,強化各級政府對中醫藥發展的責任。
    第四,加強基層中醫藥人才隊伍建設,建議由政府保障基層中醫藥人員基本工資待遇,由財政對鄉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機構中醫藥人員的基本工資待遇實行全額預算,並進行中醫藥運用質和量的考核。同時,加強基層中醫藥人員技術培訓,培訓一批基層中醫專科人才,運用中醫特色療法,提高醫療衛生服務的可及性,有效緩解“看病難、看病貴”,更好地為人民群眾服務。

    開“講座”設陷阱老年人老受騙

    近年來,社會上流行著一種所謂健康講座,其實質是推銷産品,這一推銷方式詐騙老年人錢財,貽誤老年人病情,甚至形成安全隱患,存在著較大的危害,亟須引起重視,採取措施加強監管,加大打擊力度。

    中醫進社區:有效緩解“看病難看病貴”

    作為“國家中醫藥特色社區衛生服務示范區”,成都市青羊區從2004年開始實施“中醫進社區”工程,逐年增大中醫藥財政投入,實現了每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都擁有中醫藥科(室),讓社區居民享受到中醫藥“簡、便、廉、驗”的特色服務,有效緩解了基層“看病難、看病貴”問題。

    中國工程院院士陳君石:誰為保健食品保“健康”

    目前我國70%以上的保健食品存在虛假宣傳、誇大宣傳的現象,有相當比例的保健食品為假冒産品。不久前,有關部門在上海等地進行專項調查,在抽檢的207個批次的保健食品中,有197個批次的産品添加了“偉哥”、降糖、減肥類的化學藥品,結果令人吃驚。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