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經濟是指溫室氣體排放量盡可能低的經濟發展方式,尤其是二氧化碳這一主要溫室氣體的排放量要有效控制。在全球變暖的大背景下。[詳情]
   “低碳經濟”最早見諸于政府文件是在2003年的英國能源白皮書《我們能源的未來:創建低碳經濟》。作為第一次工業革命的先驅和資源並不豐富。[詳情]
  低碳不等于貧困,貧困不是低碳經濟,低碳經濟的目標是低碳高增長。
  發展低碳經濟不會限制高能耗産業的引進和發展。[詳情]
  低碳消費方式是人類社會發展過程中的根本要求,是低碳經濟發展的必然選擇。低碳消費方式回答了消費者怎樣擁有和擁有怎樣的消費手段與對象。[詳情]
  低碳經濟要求優化消費結構。隨著低碳經濟的提出,我國的産業發展應走新型工業化道路,推進工業結構優化升級和增長方式轉變,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産業、提升發展傳統産業;加快企業改革、改組、改造步伐。[詳情]
  低碳生産是以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為目標,構築低能耗、低污染為基礎生産體係,包括低碳能源係統、低碳技術和低碳産業體係。
  低碳能源係統是指通過發展清潔能源。[詳情]
  低碳生産有較長的産業鏈,産出效應明顯。以減少和控制碳排放的新經濟體係,至少可以在源頭治理(以可再生能源為代表的新能源)、過程治理(生産和消費過程力。[詳情]
  低碳城市是指在經濟、社會、文化等領域全面進步,人民生活水準不斷提高的前提下,減低二氧化碳排放量,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宜居城市。低碳城市正在成為一個世界城市品牌的新亮點和新坐標。[詳情]
  低碳城市建設的理論基礎是環境和學。環境和學是以東西方環境思想的精華為研究基礎,以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為研究對象,以“順時、因地、應變、簡約”為技術路徑,調和人類生存環境的新型綜合學科。[詳情]
  碳交易是為促進全球溫室氣體減排,減少全球二氧化碳排放所採用的市場機制。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通過艱難談判,于1992年5月9日通過《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UNFCCC,簡稱《公約》)。[詳情]
  從經濟學的角度看,碳交易遵循了科斯定理,即以二氧化碳為代表的溫室氣體需要治理,而治理溫室氣體則會給企業造成成本差異;既然日常的商品交換可看作是一種權利(産權)交換,那麼溫室氣體排放權也可進行交換。[詳情]
 
  a)CDM是什麼?
   1、産生的歷史背景   2、核心內涵
  b)中國企業注冊CDM項目
   交易程式
   稅收優惠
   到2009年3月,世界上的碳交易所共有四個:
   歐盟的歐盟排放權交易制(European Union Greenhouse Gas Emission Trading Scheme,EU ETS)。
  英國的英國排放權交易制(UK Emissions Trading Group, ETG)。[詳情]
  由于各國的社會經濟背景不同,向低碳轉型的起點和條件不同,追求的目標也有所差異。[詳情]
  中國特色的低碳發展道路應該是立足于基本國情並且符合世界發展趨勢的漸進式路徑。[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