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直屬的六所師範大學今年起將實行師範生免費教育,這一重大舉措的&&引起一片喝彩。人們對師範教育免費時代有太多的懷念和期待。會上,街上,網上,有人表達感動,有人傳遞興奮, 有人在思考問題。
    須知,師範生們在享受免費教育的同時,還承擔着“從教”的責任和義務。一個並不遙遠的問題由此産生:誰來約束並保證這些享受免費教育的師範生們畢業後走上基層教育崗位?國家投入的資金和四年培育時間決不能付諸東流。相關的配套措施尚在制定當中,我們把問題提出來,並收集到一些專家學者的觀點,希望對大家的思考起到輔助作用。

    國務院總理溫家寶5日在十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上作政府工作報告時説:
    在教育部直屬師範大學實行師範生免費教育,建立相應的制度。這個具有示範性的舉措,就是要進一步形成尊師重教的濃厚氛圍,讓教育成為全社會最受尊重的事業;就是要培養大批優秀的教師;就是要提倡教育家辦學,鼓勵更多的優秀青年終身做教育工作者。

違約,現實的問題

       

師範生免費引發四大懸念

  懸念一:在校能否轉專業?
  一名師範生讀了一年或幾年後,他能不能轉專業?
  懸念二:如果違約怎麼辦?
   學生違約如何處理?補交學費,還是限制其他用人單位拒收師範生?
  懸念三:如何保障城市師資?
  免費教育的師範生須先在農村任教三年,城市中小學師資如何保障?
  懸念四:就業實行分配製?
  他們的工作崗位,是學校分配,還是自己&&?[詳情]

師範生的“免費午餐”該怎麼給?
師範生免費教育制度背後的三大疑問
師範教育免費大餐 擔心有人吃了就走
師範生免費教育,期待中有擔憂
“師範免費就讀”尚需配套措施
網友:不能讓“讀師範”成為個人的“跳板”

制訂懲戒措施

       

入學前簽訂就業協議引導師範生從教

    西南大學提出意見和建議,其中一條即為:“師範新生如果要享受國家的免費教育,就必須在入學前簽訂協議,承諾在畢業後的一定年限內服務基層教育事業。”
    師範生免費教育簽訂的協議與以往的委培、定向就業協議不同,新協議旨在規定學生和學校的權利、義務,是一種權利和義務的對應,如果讀師範免費,學生畢業後履行一定年限的教書義務,也是合情合理的。在就業方式上,學校可能採取一定範圍的雙向選擇方式,比如組織基層學校拿出人員編制和師範免費學生進行相互選擇,這樣既保證學生自主擇業,又讓基層學校有了優秀師資來源。[詳情]

華師大黨委書記丁烈雲詳解師範生免費政策

華中師大免費師範生:進校須簽服務農村3年協議

陜師大釋疑免費教育 免費生不努力將淘汰

  新中國成立後很長一段時間裏,在計劃經濟體制下,我國一直都是國家包辦高等教育。
  1993年&&的《中國教育改革發展綱要》裏,確定了“非義務教育階段培養成本收取一定比例費用”的改革思路。
  1996年12月頒佈的《高等學校收費管理暫行規定》,高校“學費標準根據年生均教育培養成本的一定比例確定”,“農林、師範、體育、航海、民族專業等,享受國家專業獎學金的高校學生免繳學費”。
  1997年以來,大學全面擴招,全國很多地方高校的師範教育專業,就已開始收取部分學費。
  2000年6月5日,教育部、國家計委和財政部聯合下發《關於2000年高等學校招生收費工作若干意見的通知》,指出對享受國家專業獎學金的高等學校學生可收費。這一條款,為高等師範院校在招生收費方面的改革提供了政策依據。
[詳情]

設立激勵機制

       

唐曉青:設立西部農村教育獎學金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副校長唐曉青認為,師資問題不在於師範院校沒人報考,而在於師範學校畢業生不願意從事師範教育,特別是不願意去農村和西部從事教育工作。所以,她建議在有關師範院校免學費的執行辦法中,設立西部農村教育獎學金,而拿到這個獎學金的學生能夠承諾到西部農村服務三到五年,只有這樣,師範院校的學生才能為國家盡義務。“不能只有免費沒有義務。”[詳情]

考慮建立“師範教育基金”

方增泉:設立專項基金支付中西部就業師範畢業生的繼續教育費用

實行師範生免費教育與教育碩士培養相結合

提高教師待遇

       

期待師範教育重歸“免費”産生破冰效應

    在解讀總理的表態時,我們不能把眼孤立地盯在“免費”上,而忽略了後面的“鼓勵更多的優秀青年終身做教育工作者”。事實上,如果解決了後面的問題,教師缺乏的局面自然會緩解,因此,切實提高基層教師待遇的問題,也是鞏固“師範教育重回免費時代”成果的必有之舉。[詳情]

紀寶成:提高教師的經濟待遇和社會地位
提高農村教師待遇 留住優質師資
條件越苦,待遇應該越高
廣州市民建議提高中小學教師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