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有評論説巴塞爾協議3確立了微觀審慎和宏觀審慎相結合的金融監管新模式,您對此有什麼看法?
答:這裡面我談兩個觀點。第一,不要太迷信巴塞爾協議3里面關於宏觀審慎監管的説法。上海陸家嘴舉辦世博會的時候,人民銀行召集了一次會議,我作為邀請代表去的。聽完他們的發言後,我説,巴塞爾協議3是不徹底、不全面的,我們不要太迷信。巴塞爾協議3説穿了就是美國爆發金融危機之後,總結了成熟國家高杠桿的教訓,提出的降低杠桿,放慢速度,放大效益等原則。這些原則是對的,中國等發展中國家應該學習。但是在美國QE2背景之下,巴西、阿根廷、印度、中國,包括韓國,甚至包括日本,最擔心的是美國流動性氾濫對本國穩定貨幣政策的衝擊,這個內容巴塞爾協議3是不談的,所以它是不全面的。發展中國家、轉軌國家腦子要清醒,在美國QE2背景之下我們要防止外來的資本流入,這是保持整個銀行體系穩定性的關鍵。第二點,我個人理解,人民銀行現在提出來動態差別存款準備金實際上已經體現了宏觀審慎的原則。作為國家來説,作為宏觀金融改革來説,宏觀審慎監管是一個重大的內容,涉及國內金融改革,工程是巨大的,內容是非常複雜的。
問:股指期貨在深交所上市,大連商品交易所也啟動了內部期權的測試,同時市場近期還出現了關於國債期貨的討論。您對最近一段時間國內交易市場頻頻大動作的看法是什麼?
答:我總的認為,大的戰略想法是趁金融開放,金融國門沒有徹底打開之前,國內各種金融産品的推出越快越好,鍛煉老百姓,提高風險意識,提高水平。因為金融國門早晚要打開。
在創新開放的過程中間,要時刻記住配合宏觀調控,配合以經濟為本的原則。我舉一個例子。比如説講到地方融資平台的時候,我曾經説,第一要發揮地方政府積極性,光發揮銀行積極性不行;第二發點債可以解決;第三好好算賬,不要簡單地一刀切,債務要在限期內全部歸還。第四我講到資産重組,把金融股權賣了獲得的收益要用於還債。
學西方這些東西我們要警惕。對地方融資平台,銀行借款給地方,現在銀行都搞不清楚風險在哪,把銀行貸款資産打包賣給老百姓,這種事絕對不能幹,禍國殃民。要賣可以,在金融街你可以買來買去,不要忽悠老百姓,不要把風險引給老百姓。
我舉這個例子想説衍生産品也好,各種各樣金融創新也好,第一要加快,金融國門沒打開之前用來鍛煉自己,打開之後就不怕了。第二要堅持以經濟為本,不要為創新而創新。
問:您知道很多金融體系的問題所在,但是為什麼您也提了很多年的建議和方案,政府並沒有採取行動,或者行動很緩慢?
答:為什麼不採納,我不認為是因為部門利益綁架了中央。舉個例子,如果説部門與部門之間有利益問題,那麼部長之間的協調可以了吧?可是現在部長都協調不下來幹某一件事。我認為,不是最高領導不了解底下的問題,而是他在認知上覺得這個事你説得也對,他説得也對,這就很難辦了。我們幹部水平是相當高的,知識學歷都是相當高的,而且他們也很努力很執着。美國總統還能休假出去玩,我們國家的高級領導工作是沒有禮拜天的,所以説還是體制的問題,要解決這些問題還是要改善體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