説過銀行之後,再説説地産。房地産行業,今年絕對是處在輿論和市場關注的風口浪尖上。
不到兩年的時間裏,房地産行業經歷了冰與火的洗禮。房價到底翻了幾倍,絕不是統計局能搞明白的。打而不倒的局面,讓很多看多派對地産業也寄託着不小的希望,就算地産不會拉升大盤,至少也不會再惡性打壓指數了吧?
此言差矣!
房地産行業打而不倒,是因為根本沒到要打倒的時候。銀行與地産,就像用手銬鎖在一起的警察與小偷,在手銬沒有解開之前,誰也不敢貿然開槍,但如果手銬解開了,或是小偷即將拉響原子彈,那麼狙擊手的子彈就會像雨點一樣飛過來了。
早晚,房地産行業難逃一劫。因為他身上的七宗原罪需要救贖。
原罪之一:失地農民的痛苦,以及由此引發的諸多極端事件和社會穩定問題。
原罪之二:被蠶食的耕地,引發的糧食安全隱患,農産品價格的飛漲。從這個角度看,地産行業絕對是“造子孫孽”的行業。做一個極端的假設,如果政府不控制地産行業的發展規模,只要美國印製足夠多的無成本的美元,無限量地買進中國房地産商的房子,理論上可以將中國的土地都變成沒人住的房子。之後,糧食就是攻擊中國最致命的武器。即便人家不攻擊你,自己也會把自己餓死的。
原罪之三:地方政府的腐敗之源,懶惰之根。過多的利益,過多的簡單賺錢機會,構成各地政府惡性挖掘後任資源,瘋狂賣地,不思進取的心態。地産行業已經成為地方政府的經濟鴉片,産生了強烈的依賴感,不戒要出問題,戒也要出問題。有了佔GDP百分之十以上權重的地産法寶,又有私利,誰還去費勁地搞其他地方産業經濟呀。而幾年的地産熱潮洗禮之後,奶瓶拔下來的時候,地方經濟的發展能力重新退化到嬰兒水平。
原罪之四:一代人的絕望。80後,90後,原本屬於早晨8、9點鐘的太陽。但被一個房子壓到永世不得翻身的境地,又如何承擔國家與民族“寄託在你們身上”的“希望”?房地産搞得一代人絕望,罪莫大焉!
原罪之五:浪費的資源。看看城市裏有多少夜裏黑洞洞的窗戶吧!這些鋼筋水泥的構件,原本是人類溫馨的家園,現在,卻異化成抵禦通脹的商品、甚至帶有貨幣的屬性、更變成了人剝削人的工具。而這些原本應該住着人的空屋子,也大量消耗浪費着我們的土地、資源、能源、材料、勞動生産力。“蓋房子”這件事情,已經被徹底扭曲了。“安得廣廈千萬間”,不是為了“大庇天下寒士盡顏歡”的,而是“大庇天下房東收租錢”了,也是“大庇天下富人防通脹”的。收房租,防通脹,對於百姓個體來講無可厚非,但對於整個國家和社會來講,資源被大大浪費,整體平衡被破壞了。
原罪之六:地産泡沫,構成外資洗劫中國中産階級、進而製造社會動蕩的機會。儘管現在泡沫還沒有破滅,但從其他國家的歷史上看,這種風險正在越來越大。一旦泡沫破裂,對中國的傷害將是無法估量的。
原罪之七:永久性拉大社會貧富差距,這是社會穩定不可承受之重。透支了房奴們未來的消費能力,壓縮了以後的經濟發展空間。有人把地産行業形成的GDP形容為“亡國的GDP”,我認為並不過分。
基於上述理由,地産行業遭遇滅頂之災,只是時間的問題。新的十二五規劃,摘掉了地産行業的“支柱産業”桂冠,並且規劃了新能源等新的支柱産業,也標誌着這個行業將開始步入衰退的周期;明年1.3萬億投資,1000萬套保障性住房建設即將啟動;“地産稅”試點之後也將陸續&&,這是地方政府經濟鴉片的替代品,將大受歡迎。頭頂上懸着好幾把劍,你還敢預期地産行業把股市推上去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