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思想頻道 >> 言論
中國富豪怕“勸捐”:難捨的財富
2010-09-06   作者:知名網絡評論人 五嶽散人  來源:青年時報
 
  9月29日,富可敵國的比爾蓋茨與巴菲特將來中國找人吃飯,找的當然是有錢人,名額一共50位。這對兒“巴比二人組”找人吃飯當然未必是提供商業上的建議,而是延續自己的慈善之旅,介紹一下他們在美國成就斐然的勸捐行動。可能有人不知道,這兩位在美國已經成功勸説了40位最大的富豪,將在他們身後把自己財産的一半捐贈出來做慈善事業。
  中國富豪們的反應其實相當奇特與正常。奇特是如果你生活在歐美的話,大概就會覺得奇特,而如果閣下跟我一樣生活在這裡,就會覺得他們的反應很正常。首先,他們都很低調,沒幾個人聲稱自己接到了邀請,吃飯的人名單已經確定了,但只有SOHO中國的首席執行長張欣女士與有“中國首善”之稱的陳光標公開説自己要出席。
  論説跟“巴比”二人組吃飯,怎麼也算個與有榮焉的事兒吧,這麼低調估計真的會讓很多不生活在這裡的人費解。擁有財富在很多地方不是壞事,而是一個人能力的象徵,這是可以供牛逼一下的。但在我們這裡,有時候確實是某些人不敢過於出頭的原因。有人説胡潤的中國富翁排行榜就是進監獄的候選名單,這話説的還真是有些道理,黃光裕不是已經進去了麼?那個榜單上好多人都進去了。
  這只能説明,在很多情況下,我們的財富環境不算好,積攢財富的手段也不一定能夠禁得住推敲。越有錢就越低調在很多地方算是修養,在我們這裡可能是某種恐懼。
  另外一件怪事是據“巴比”二人組的中國代理人透露,很多接到邀請的有錢人都反復問過一個問題:這兩個人請我們吃飯,是不是會勸捐?在得到肯定不會勸捐的承諾之後才會放心。可能有好多人不知道,做企業會經常碰到勸捐這件事,而且是很多情況下非捐不可的,以至於形成了條件反射吧。人家“巴比二人組”又不是您企業的當地政府官員,不至於具有讓您非捐不可的能力。
  上面那個説法當然是笑談,更多的人可能還是覺得既然人家大老遠來了,並且在別處勸捐已經有了這麼輝煌的成果,如果真要是開口的話,這該如何拒絕呢?畢竟捐助慈善是個好事兒,財富這東西生不帶來、死不帶去,也算是個正經的道理。而且最大的富豪都這麼做了、也開口了,別人怎麼好意思嘛。
  前面説了,我們這裡的財富環境不好,取得財富有時候看上去挺容易,但實際上要是把其他成本算進去的話,所費的心力還是相當不小的,而且冒的風險也相當大,都説善財難捨,其實惡財更難捨,甚至那些灰色的財産也同樣難捨。再説財富這件事最好能傳承下去,因為沒有了足夠的財富,在很多人眼中就像自己沒穿衣服走在風雪中一樣。
  財富不但是生活的保證,還是一種未來的保證,保證自己以及後代可以豐衣足食之餘,還能讓自己覺得有安全感。有時候我覺得很多外國富豪之所以能夠把錢捐出去,是覺得自己以及後代在那裏生活是具有安全感的,不一定要用錢來增強這種穩定的、有尊嚴的感覺,我們這裡看來不是這樣。所以,這二位的中國之行估計不會有啥良好的結果。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不妨以遺産稅倒逼富豪慈善 2010-08-24
慈善別只是一場“圈錢”游戲 2010-08-05
[風尚]慈善時裝秀 2010-06-24
[風尚]慈善時裝秀 2010-04-16
別把慈善弄成一個高風險的事 2010-04-15
 
頻道精選:
[財智頻道]天價奇石開價過億元 誰是價格推手?[財智頻道]存款返現赤裸裸 銀行攬存大戰白熱化
[思想頻道]動蕩時代的世界經濟將走向何方[思想頻道]張五常:儲蓄與投資不是兩回事
[讀書頻道]《五常學經濟》[讀書頻道]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