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思想頻道 >> 言論
如何擺脫對化石能源的巨大依賴
2010-09-03   作者:浙江工商大學 陳宇峰;安徽大學 俞劍  來源:上海證券報
 
  中國能源消費的快速增長以及日益增大的消費基數都是不爭的事實。那麼,一個極為急迫的問題就來了,我國能源消費快速增長的源泉是什麼?未來又將面臨什麼樣的挑戰以及如何應對?
  首先,本輪能源消費的大幅回升離不開國內經濟的快速復蘇。2008年,“第三次全球性石油危機”和經濟危機的雙重爆發,使得世界各國紛紛陷入了嚴重的經濟衰退。不久,我國出口貿易出現嚴重下滑,甚至出現貿易逆差,再加上本國經濟的內需不足,致使我國在2009年的實際GDP增長率僅為7.2%,較2008年下降了1.7個百分點。而另一方面,此次危機也為國家淘汰那些“高耗能、高污染”的産業迎來了一次絕好的調整時機。畢竟,國內高耗能産業在危機來臨之後出現了大量的庫存,導致許多高能耗、低效益的企業被迫停産、歇業,甚至破産。
  但是,經濟形勢似乎並沒有朝着預期的方向發展。當政府啟動“四萬億”大規模公共投資後,國內經濟隨之開始出現了快速復蘇。與此同時,我國的貿易出口也大幅增加,其中,2010年上半年的出口總額就達到7051億美元,同比增長35.2%。在國內外雙重需求的刺激下,國內許多高耗能産業在尚未調整的情況下,原有庫存消耗殆盡。於是,高耗能産業率先進入復蘇期。國家工信部公布的一項數據表明,今年上半年國內六大高耗能行業(化學原料及化學製品製造業、非金屬礦物製品業、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有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石油加工煉焦及核燃料加工業、電力熱力的生産和供應業)完成投資14634億元,同比增長16.3%,這一速度,遠遠高於上半年國內生産總值的增長速度(GDP同比增長11.1%)。
  不難發現,本輪高耗能行業的“扭曲性反彈”,是資源配置中起着自然淘汰作用的市場機制嚴重缺位,而為了提振經濟,資金過多地流入到那些本已面臨淘汰、但又能支撐經濟復蘇的主導産業——高耗能行業之上。不僅如此,由於高耗能行業相比技術型行業具備着明顯的規模優勢,這在一定程度上也促使那些原本應該“先調整、後復蘇”的産業率先一步進入復蘇期。因此,本輪高耗能産業的“報復性反彈”,不僅不利於短期內實現産業結構的優化升級和,更不利於實現2020年所中央政府所承諾的“節能減排”目標。
  其次,對正處於工業化和城市化快速發展時期的中國而言,工業能源的消費必將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繼續保持快速增長,國內能源消費“增速快,基數大”的現狀恐怕也不會有根本性的逆轉。目前,從能源消費結構來看,太陽能、風能及其他清潔能源在一次能源中所佔的比例仍很低,而且現在也只是處於前期投入階段,離實質的大規模生産,仍有相當長的一段距離。即使按最樂觀的設想,煤炭和石油等化石能源在我國經濟發展中的地位,在未來的十年甚至二十年內都將不會發生根本性轉變。這意味着我國未來的經濟發展仍需要巨大的化石能源來支撐。隨着我國經濟體量的持續增大,能耗水平勢必還要大幅上升,這種能源消費的“低效率”和“高污染” 並存的尷尬局面,無疑對我們是一個特大的警示。
  毋庸置疑,擺脫經濟發展對能源的巨大依賴是我國當前最為迫切的問題之一。簡而言之,政府必須對高耗能産業的發展進行有效調控,防止再度出現過熱、過快的經濟增長,而更困難的是,要設法在力求穩定的大環境下,實施産業結構調整,穩步推行節能減排戰略。更為重要的是,國家應該鼓勵和扶持低耗能産業的快速發展,增加其在國內經濟發展中所佔的比重。尤其要去除那種低碳、低耗對中國人還是奢侈品的觀念,只有那樣,才有望真正實現2020年的節能減排目標。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北京新能源汽車製造工程中心成立 2010-09-02
新能源大賽不能掉隊 2010-08-31
中行10億元授信支持天津新能源産業 2010-08-30
“能源動脈”梗阻 內蒙古不得不出“下策” 2010-08-27
中國石油聯合殼牌成功收購澳大利亞阿羅能源公司 2010-08-25
 
頻道精選:
[財智頻道]天價奇石開價過億元 誰是價格推手?[財智頻道]存款返現赤裸裸 銀行攬存大戰白熱化
[思想頻道]動蕩時代的世界經濟將走向何方[思想頻道]張五常:儲蓄與投資不是兩回事
[讀書頻道]《五常學經濟》[讀書頻道]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