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思想頻道 >> 語錄
果斷叫停華夏航空 消除支線航空隱憂
2010-09-02   作者:邢理建/上海,財經專欄作家  來源:北京青年報
 
  9月1日起,註冊地在貴州省的民營航空公司華夏航空停航,接受事故調查及民航總局安全檢查。與此同時,該公司被責令立即開展安全整頓。
  這是自8月25日河南航空被停航整頓後,國內民航系統第二家被叫停的民營航空公司。
  河南航空因機毀人亡而停航整頓,誰也説不出有啥不對的,但華夏航空被停航,網絡上有人犯起了嘀咕。
  嘀咕的主要理由有兩條:其一,華夏航空8月28日固然發生石家莊飛貴陽航班在着陸時出現機翼翼尖擦地的安全事故,但相對於河南航空並無乘客傷亡出現,民航管理部門是否有“下藥”過猛之意味?其二,就在兩天后,同為地方航空公司的上海航空有個飛往香港的班機在起飛後機艙冒煙起火而最終緊急返航,雖同樣沒有造成乘客傷亡,但事故的危險程度似乎比華夏航空的機翼翼尖擦地事故等級要高,為何民航管理部門沒有對上海航空下達同樣的停航整頓令?難道是因為上海航空姓“國”而華夏航空姓“民”,管理部門的安全監管才有了親疏之分,所以才對前者網開一面?
  筆者不能認同上文所概括的“網上嘀咕”,在筆者看來,國內支線航空所存在的各種安全隱患由來已久且越積越多,若再不採取果斷的包括停航在內的整頓舉措,要麼不出事,一旦出事往往是大事,甚至造成新的機毀人亡惡性事故也不是沒有可能。至於上海航空,雖然安全隱患同樣存在,但其畢竟是家國內資格最“老”的地方航空公司,因其資金實力等綜合因素,其安全維護之軟硬體基礎明顯高於近幾年如雨後春筍般冒出來的其他中小航空公司。況且,在胡總書記和溫總理親自過問民航全系統安全大檢查的背景下,民航管理部門這一次肯定不會輕易放過上海航空存在的安全問題。
  民航業係全球最典型的“三密一高”行業之一,資金密集、人才密集、技術密集是行業的基本特徵,運營高風險帶來的運控經驗積累,其要求也遠高於其他交通客運領域。由於民航市場化步伐邁得“過快”,目前國內各種所有制性質的、近幾年才組建並匆匆投入運營的小型航空公司已達二十余家,在全球民航業集中度明顯增加的大趨勢下,國內民航業反其道而行之,與民航市場開放過程中准入門檻設置過低有關。筆者特意查閱了國內這幾年所註冊航空公司的開辦資本金,一般都在5億至10億之間,放在國外,僅憑這點資金就想“擠”進民航客運市場是很難想像的。
  資本金不足,人才又短缺,飛行員靠互相挖,運控經驗積累周期又長,機務維護一時半會兒跟不上趟,這些客觀原因之綜合疊加,很容易形成安全隱患的累積,不知哪一天,受某個偶然因素突然作用,隱患就會釀出安全事故來。
  因此,這次全國性民航業安全大檢查非常有必要。而民航管理部門在一週內連續責令兩家支線航空公司停航整頓,恰恰説明,相對於幹線航空客運,支線航空客運存在的安全隱憂更多,需要把其作為這次全行業安全大檢查的重中之重,這是必須的,拿捏準了關鍵問題所在。
  停航整頓旨在救急。從長計議,支線航空安全規範的確立和落實——若因公司實力不濟而難以落實,就有必要考慮重新抬高市場准入門檻,讓一時半會兒達不到基本安全保障者先行出局。民航業要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首先要落實乘客生命安全第一的基本原則,其次才是市場開放和市場競爭。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華夏基金南京分公司正式成立 2010-08-13
華夏銀行上半年凈利增長八成 2010-08-10
證監會三次發文規範股權華夏基金高層離職傳聞四起 2010-07-23
王亞偉鐵定留任華夏基金
2010-07-08
王亞偉淡出華夏基金 何去何從成懸念 2010-07-06
 
頻道精選:
[財智頻道]天價奇石開價過億元 誰是價格推手?[財智頻道]存款返現赤裸裸 銀行攬存大戰白熱化
[思想頻道]動蕩時代的世界經濟將走向何方[思想頻道]張五常:儲蓄與投資不是兩回事
[讀書頻道]《五常學經濟》[讀書頻道]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