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思想頻道 >> 經濟法眼
海外代購的風險與防範
2010-09-01   作者:凌巍  來源:經濟參考報
 

  近年來,隨着人民幣持續升值的帶動,海外代購業務作為一種新型消費模式在國內蓬勃興起。根據國內知名的電子商務研究與傳播平台——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發布的數據,截止到2010年6月底,海外代購的市場交易規模達到了78.2億元,並有望在2010年底達到110.3億元。在眾多的海外代購産品中,最受消費者歡迎的品類為化粧品,佔代購商品數量的28%;其次是奶粉,佔代購商品數量的17%。但是,隨着海外代購業務的日益紅火,其背後隱藏的法律風險也逐漸顯現。

    據杭州的第三方非營利研究機構———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近 日發布的《2010年(上)電子商務市場數據監測報告》顯示,今年上半年中國電子商務市場交易額達到2.25萬億元,預計今年全年交易額將超過4.3萬億元。圖為一家“淘寶”店主與顧客通過網絡溝通産品的樣式與發貨地址。新華社記者 黃宗治 攝

  海外代購的法律關係

  海外代購主要分兩種,一種是私人代購,另一種則是官方代購。前者一般在電子商務網站上開個網店,為顧客提供代購服務;而後者則多為專業類的購物網站。私人代購又可以分為熟人海外代購和職業私人代購。而不論是私人代購還是官方代購,又大多涉及網絡代購。
  在海外代購的法律關係中,一般涉及三個主體:實際購買人、名義購買人和商品出賣人。海外代購的整個過程實際上包含着兩個法律關係:一是實際購買人和名義購買人之間的委託合同關係,委託的內容是購買指定的商品,如化粧品、箱包等;二是名義購買人和商品出賣人之間的買賣合同關係。我國民法上對此也有一種特殊的制度設計,稱為“隱名代理”。
  我國《合同法》第402條規定:“受託人以自己的名義,在委託人的授權範圍內與第三人訂立的合同,第三人在訂立合同時知道受託人與委託人之間的代理關係的,該合同直接約束委託人和第三人,但有確切證據證明該合同只約束受託人和第三人的除外。”在一般的代理關係中,代理人要以被代理人的名義從事法律行為,而隱名代理中代理人一般以自己的名義從事法律行為。
  一般情況下,海外代購面臨法律風險的主要環節在於商品售出以後,實際購買人的權利如何保障。

  海外代購的法律風險

  為了便於介紹海外代購的法律風險,我們將海外代購分為下面三種:熟人海外代購、職業私人代購和官方代購,其中前兩者統稱為私人代購。
  1、熟人海外代購。
  借熟人去香港或者出國之機,讓其代購一些商品,大都是化粧品、手錶之類的小件奢侈品,這就是熟人海外代購。熟人海外代購十分常見,而且在所有海外代購中存在的風險其實是最小的。但即使這樣,熟人海外代購仍然有可能面臨如下問題:首先,如果實際購買人指示不清,名義購買人購買到的商品不符合其要求,這種情況下,根據代理制度,實際購買人只能自己承擔損失,且不能直接去要求海外的零售商退貨,因為其不是買賣合同的直接相對人。其次,如果購買的商品存在質量瑕疵,甚至對商品的使用者産生了損害,實際購買人想對海外零售商訴求賠償,存在兩大障礙,即法律的適用以及合同的相對性。就法律適用而言,因為名義購買人與海外零售商的購買合同在香港等地訂立,可以適用香港本地法律,而損害發生在內地,又可適用《合同法》和《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就可能涉及法律適用衝突的問題。另外,如果要援用《合同法》,名義購買人為合同的當事人,實際購買人直接起訴零售商違約,鋻於合同的相對性,原告身份會受到置疑。
  2、職業私人代購。
  職業代購的代購人和被代購人並不熟識,其信用需要用其他方式保證。作為一名消費者,需要面對的是見不到面的代購人以及見不到面的銷售商,風險自然要高於熟人海外代購。職業私人代購一般以通過建立網上虛擬店舖的形式居多,代購人往往是因公經常出差的個人或導游,他們建立自己的個人網站,是私人代購行業中的主力軍。由於准入門檻低,職業私人代購服務缺乏嚴格的審批程序,而職業私人代購比起普通網絡購物又多出一道代購手續,因此不可控的因素更多,對消費者來説也更加缺乏保證。前文中所述熟人海外代購的各種風險,如國際私法上的衝突、合同相對性問題,均在職業私人代購中有所體現,甚至更為明顯。另外,職業私人代購也存在自身特殊的風險:首先,職業代購人可能利用信息不對稱的優勢,賺取過多差價利潤,損害被代購人的利益;其次,由於網絡的虛擬性,尤其是個人商鋪,代購環節出了嚴重問題,代購人可以輕易逃脫,被代購人又很難直接與國外商家接觸,無法維護自身利益;其三,大量職業私人代購可能涉嫌逃稅,觸犯國家稅法。很多代購人是以私人物品的名義購買商品,以避開關稅。然而多次&&境,攜帶的商品累計起來足以達到徵收關稅的條件。
  3、官方代購。
  官方代購的代購人並非自然人,主要是一些大型網站,網絡是官方代購的主要媒介和手段。目前,消費者實現官方代購大致有以下幾種途徑,一是大型社區論壇:如籬笆網、愛孕網等,主要面向細分的消費群體;二是綜合電子商務網站代購平台:如淘寶網全球購物頻道及個人代購店舖、易趣代購平台等,主要面向有綜合網站消費習慣的消費群體;三是專業代購網站:如亦得網、美國購物網等,主要面向相對固定的高端消費群體;四是“銀行支持系統+物流配送系統”式代購網站:如美國銀行卡先鋒VISA和知名國際物流巨頭DHL合作開發的專門針對我國消費者的代購網站onenow。當然,網絡也是職業私人代購的主要平台。
  因此,官方代購的主要法律風險主要來自於網絡的潛在隱患。對網絡代購消費者來説,風險往往出在商家信用、産品質量、投訴退貨等環節。而對於代購網站來説,可能也不得不面對涉嫌逃稅的法律風險。另外,有不少産品的銷售會引發知識産權問題,更為麻煩的是,由於沒有衞生許可證,一旦所購的産品遇到涉及商品衞生安全的問題,則代購者要承擔的壓力和風險會比較大。

  海外代購風險的防範

  隨着海外代購的日益火爆,私人代購業務准入條件及電子商務監管等方面的規範亟待完善。作為普通消費者,在享受代購喜悅的同時,更應當增強自己的風險意識,慎重選擇代購商家和商品。
  1、最好選擇有較高知名度的網絡電子商務平台進行交易。對於私人開建的代購網站,要認真審查其資信情況。
  2、由於網上購物有一定的風險,所以建議代購時選擇可靠的支付方式,比如使用支付寶來完成支付。並且在支付時要留意選擇擔保支付而不是即時到賬。這是因為選擇擔保支付可以在收到商品並確認商品質量之後再確認支付,而即時到賬則相當於銀行匯款,是預先支付的一種方式,相對來説不夠保障。盡量不要聽信商家而選擇使用銀行匯款或者支付寶的即時到賬,避免不必要的損失。
  3、代購之前要對産品的價格和質量進行充分了解,避免支付過高的費用或者買到商品之後低於自己的預期。一般大品牌的官方網站都會有商品的詳細介紹,有些還附帶商品的價格,而這些價格基本上是和專賣店的價格一致的。比如LV的包,大部分都可以在LV法國官網找到對應的圖片和對應的價格,而這些價格和法國巴黎LV專賣店的價格基本一致。進入法國代購網代購LV包的朋友可以預先到LV官網找到自己想要的包的型號和歐元價格。
  4、為防止貨物出現假冒、質量問題,買家應要求代購人提供購物憑證、收銀單據、出售商家的&&電話、地址等,並保留郵寄憑證,以備查詢。可以的話,盡量選擇海外直郵的送貨方式,這樣可有效避免假冒、調包的問題。
  5、在網上下訂單時最好以文本形式進行,並保存好電子證據,防止日後發生爭議手中沒有任何憑證。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境外代購免稅時代終結 2010-07-28
香港免稅品代購受影響 2010-06-04
金融危機帶火"代購" 抄底也得防風險 2008-12-31
警方提醒:應警惕代購經濟適用房詐騙 2008-09-01
“網絡代購”悄然流行 2007-12-19
 
頻道精選:
[財智頻道]天價奇石開價過億元 誰是價格推手?[財智頻道]存款返現赤裸裸 銀行攬存大戰白熱化
[思想頻道]三論通貨膨脹是生産力現象[思想頻道]查處閒置用地不會解決房價問題
[讀書頻道]《五常學經濟》[讀書頻道]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