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內房地産調控政策效果初現成效,而以黑石集團為代表的外資卻開始涌入國內房地産市場,它們究竟是來抄底還是投機?外資的流入對我國房地産市場調控新政會否形成干擾?對此,業內眾説紛紜。筆者認為,我國房地産市場國內的過熱投資已有所遏制,但還需警惕外資對我國房地産市場的擾動,應該加強對進入房地産市場的外資的監管。
目前,歐美房地産市場疲軟依舊,而且前景也並不十分光明。本月24日公布的美國7月成屋銷售數據顯示,成屋銷售下滑13.4%,連續第3個月下滑,至470萬;而6月成屋銷售下滑5.1%至537萬。同時,購房稅務優惠到期以及就業市場低迷繼續打壓房屋市場。若未來數月美國房屋銷售數據繼續疲弱,將令投資者進一步擔憂美國以及全球經濟前景。 正如美國前聯儲主席格林斯潘日前所言,目前美國存在大量所謂“負資産”房屋,即購房貸款額超過房屋本身價值,這可能導致未來房屋止贖率大幅增加,對房價産生進一步下行壓力。如果房地産市場出現惡化,美國經濟可能再次陷入衰退。而在經濟不景氣的歐洲,今年上半年房價仍未企穩。尤其是受主權債務危機影響較嚴重的西班牙和愛爾蘭,今年房價會繼續大幅下滑。其中西班牙的房價下滑會持續至2012年;而愛爾蘭房價今明兩年也會因供大於求而不斷下跌。數據顯示,2008年英國的房價暴跌了18.4%,2009年以來又跌去了7%。最近英國房價又持續下跌,8月份的跌幅已經超過了2009年上半年的次低點,僅次於2008年的房價最低點。就法國而言,雖然前一段時期房價跌幅不大,但目前已處於補跌階段,預計今年年底也將比去年同期下降10%左右。正是由於目前歐美房地産市場前景黯淡,歐美資本就會放棄歐美房地産市場,在全球各地尋找投資機會。
儘管當前中國國內房地産市場正經歷着史上最嚴厲的宏觀調控,國內樓市量減價滯,房地産投資也顯現減緩勢頭。但外資對於國內房地産市場的熱情卻依然高漲。據商務部統計,2010年1-7月,外商直接投資房地産開發及城鎮固定資産開發的投資累計總額為248億元,同比上漲10%。值得注意的是,自2009年5月起,房地産開發資金來源中的外資同比增幅一直是負數,而從今年6月起,外資的同比增幅開始轉正,並呈現迅速增長。僅6月份當月利用外資的資金額就達到80.91億元,超過了4、5月份的總和。另經不完全統計,目前,包括黑石、摩根斯坦利、高盛、麥格理、瑞銀、美林、華平投資、軟銀亞洲、凱雷投資、凱德置地等眾多國際投資公司均以不同形式進入中國房地産業。有消息稱,日前,黑石集團已同香港大型地産商鷹君集團達成協定,同意向香港鷹君提供資金支持以合作開發鷹君2009年在大連所取得的土地,來建造豪華酒店和高檔公寓。那麼,當前,外資在中國房地産市場的頻繁活動主要是基於如下原因:一是由於銀根收緊及房地産調控政策,國內不少房地産企業融資困難,於是,缺乏資金的房地産商將注意力轉向手握大量資金的外資;二是受供需矛盾影響,中國房地産業前景依然良好,外資的逐利本性使得國內房地産業對於外資充滿誘惑,當前的房地産調控也提供了所謂的“抄底”契機。三是人民幣升值預期也將提高房地産行業的景氣程度,從而對外資流入房地産市場産生了積極影響。
首先,對外資投資房地産的政策應進行梳理和規範。2006年,建設部、商務部等部委聯合發布《關於規範房地産市場外資准入和管理的意見》,規範外商投資房地産企業的市場准入,提高了部分外商投資房地産企業註冊資本金在投資總額中的比重;同時也對外商投資房地産企業在市場准入、投資範圍、貸款等方面的行為進行規範。當前的關鍵是應依據政策法規加強監管,比如對經濟適用房的開發建設、棚戶區改造等投資可以鼓勵,而對土地成片開發、高檔賓館、別墅、高檔寫字樓和國際會展中心等的建設應加以限制。 其次,對地方政府吸引外資進入房地産應有特別規定。今年4月,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做好利用外資工作的若干意見》發布,明確了除《政府核準的投資項目目錄》規定需由國務院有關部門核準之外,其他由地方政府有關部門核準。商務部也於6月份發布《關於下放外商投資審批權限有關問題的通知》,再次對該審批權下放進一步説明。但是,審批權的下放,可能在一定程度上便利外資涌入房地産。因此,當前,對地方政府吸引外資進入房地産應有特別規定,甚至不排除啟動暫停審批的規定。另外,在將推進的房産稅改革中,內外資應一視同仁。 其三,加強對外資投資房地産的外匯管理。幾年前,國家外匯管理局、建設部曾聯合發布了《關於規範房地産市場外匯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對境外購房主體購買境內商品房的外匯管理加以規範。目前仍需嚴格按照“商業存在、實需自用和先結匯後入賬”的原則,加強對外資投資房地産的外匯管理,以進一步規範外資投資房地産市場秩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