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思想頻道 >> 言論
不妨以遺産稅倒逼富豪慈善
2010-08-24   作者:宋鵬偉  來源:廣州日報
 
  一份關於是否開徵富人遺産稅的調查顯示,48.46%的人&&目前不適合開徵。在針對中國開徵遺産稅需要考慮的問題的調查中,65.67%的受調查者&&“遺産稅應針對富人徵收”(《中國青年報》8月23日)。
  遺産稅,本就是富人稅的一種,以達到對社會財富再分配的目的。從公共層面來講,是國家強制性扣除一部分私人財産用於縮小貧富差距;從個人層面來看,是為了杜絕富二代、富三代坐享其成,鼓勵富裕階層熱心慈善,兼顧效率與公平。
  與很多發達國家相比,中國的貧富差距不容樂觀。同時,中國的慈善文化淡漠,熱心公益事業的企業家寥寥無幾,拿父輩財富顯闊、拿慈善行為作秀的醜聞卻層出不窮。因此,遺産稅的推出正當其時,恰可以倒逼富豪階層投身公益慈善事業,創造奮鬥進取的社會精神。
  然而,就像很多類似的事情一樣,很多專家總是在“研究”,想要“選擇合適的時機推出”。比如,專家説“在經濟危機、經濟轉型期間,發達國家對遺産稅會有一些調整或暫停徵收,讓中國的富豪一下子捐一半資産也不現實”,實際情況是,全球絕大多數國家都有遺産稅,只有美國今年暫停徵收一年遺産稅,而明年遺産稅將會重新開徵,最高稅率將躍升至55%,而且免徵額也將從每人350萬美元降至100萬美元。
  可見,很多時候總是印證那句話:當你想接軌時,他跟你説國情;當你想説國情時,他跟你説接軌。誠然,國情不能忽視,但這並不意味着可以裹足不前,坐視機會溜走。以遺産稅為例,在充分考慮國情的基礎上,可以將起徵點調高,稅率適當放低,主要針對富豪階層。市場經濟社會雖然鼓勵個人創富,但個人積累過多的財富也會導致貧富差距過大。以發達國家為例,遺産稅的徵收並沒有消除富二代們的創業積極性,反而會鼓勵其培養競爭力和社會責任感,遺産稅也並不是天然會遭到富豪反對的。
  從人性的角度來看,不是所有的富豪都具有公益心,這就需要國家層面的鼓勵和引導。也許正因強制徵收的高額遺産稅,巴菲特們才會更加主動地投身慈善,以另一種更加體面的方式回報社會。當然,這樣想未免有些“小人之心”,但只有制度性效應的經年累積,或許才會培育真正的慈善文化。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美國復徵遺産稅步入倒計時 2010-08-04
高培勇:遺産稅真的“中國不宜”嗎? 2006-12-07
 
頻道精選:
[財智頻道]天價奇石開價過億元 誰是價格推手?[財智頻道]存款返現赤裸裸 銀行攬存大戰白熱化
[思想頻道]三論通貨膨脹是生産力現象[思想頻道]查處閒置用地不會解決房價問題
[讀書頻道]《五常學經濟》[讀書頻道]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