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思想頻道 >> 言論
小販擔起民生大任
2010-08-20   作者:王子明  來源:紅網
 
  日前,溫家寶總理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就穩定菜價作了專門部署,提出了六條政策措施,其中引人關注的是,特別提出,“在特定時段為流動菜攤開闢專門銷售區域”。
  簡單來説,這一點,就是通過街頭小攤販來緩解日益高企的菜價。這看起來像是用“偏方”來治大問題,仔細一想,卻是最符合常識的好法子。
  菜價本就是個日常的問題,然而,今年以來,在多重因素影響下,菜價一路攀升,7月份的CPI指數達3.3%,很大程度上就是由於蔬菜等食品價格的漲幅推動的。
  菜價的走高,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今年的天氣太不正常,然而從“豆你玩”、“蒜你狠”再到如今隱約可見的“姜你軍”,人為操控的因素也到處可見——屯菜惜售,讓本應自給自足的農産品成了游資炒作的對象。囤積居奇,實際上是一種壟斷,蔬菜供應全都把持在大菜商手中,菜價自然可以任其把玩;而那些散佈在城市各個角落的流動小販,則可以對此起到很好的緩衝作用。
  這些小販,多是本地菜農,自産自銷,為了自己糊口,決不會——也沒必要——捂着不賣,或任意抬高價格。拋開屯菜的考慮,這次的“國六條”中,還有一個細節,就是針對蔬菜流通過程中的成本過高及不可測,要求增強本地應季蔬菜的自給能力——在本地菜的供應中,小攤小販們雖是遊擊隊,卻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總之,如今,國家把平抑菜價當成了一件重要的民生問題,而小攤販們也被賦予了一項重大的責任。而一直以來,流動攤販是堵是疏一直是城市管理中沒能徹底解決的課題。以往,這方面的管理,更多是一個“面子問題”;而後,人們認識到,小攤販們的生存權利也要顧及,於是提出了“疏堵結合”的理論,要給他們一些民生的空間;如今,事實擺明了,小販們的存在可是事關全體百姓的民生大問題,這可比一個城市的“面子問題”大多了。
  因此,面對小販,就不應該是城管部門單方面的問題了,而所用的方式也不應是“管理”了,而應該多些“服務”的內涵。比如,按照“疏堵結合”的理論,不少城市都開闢出專門區域,引導小攤販們註冊成為個體工商戶,但在實際操作中,小攤販的熱情卻不高。這其中,恐怕就有缺乏服務的原因——小販們還是覺得自己是被強制“招安”,心裏總不舒服,而如果在這一過程中,多些熱情的微笑,降低准入的門檻,情況大概就會好多了;此外,農業部門也要加大對個體菜農菜販的扶持力度,讓他們的菜長得好,長得放心。
  必須認識到,小販們不是城市的抹黑者,他們也是城市的功臣。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降低菜價,小商小販大有可為 2010-06-28
城鄉綜合治理與小販求生是硬幣的兩面 2010-02-05
鄭州:賣瓜小販東躲西藏打遊擊 2008-05-12
埃及:傷害旅游業 小販猛於炸彈 2007-01-16
我們何必總跟小商小販過不去 2006-12-25
 
頻道精選:
[財智頻道]天價奇石開價過億元 誰是價格推手?[財智頻道]存款返現赤裸裸 銀行攬存大戰白熱化
[思想頻道]壟斷行業收入分配改革的理論廓清[思想頻道]中國品牌的追求不能急於求成
[讀書頻道]《五常學經濟》[讀書頻道]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