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思想頻道 >> 語錄
加息不是應對通脹最佳選項
2010-08-20   作者:東航金融註冊金融分析師 姜山  來源:證券時報
 
  對於重點關注就業市場和經濟下行風險的美聯儲而言,通脹目前仍是一個不用擔心的問題。由於總供給和需求之間仍然存在巨大的缺口,寬鬆貨幣政策所帶來的資金多被銀行放做在聯儲的超額準備而非用來放貸,短期內美國似乎並不用擔心通脹問題,在聯儲的議息會議紀要和多位官員的談話之中,防範通縮風險被放在了更為重要的位置。
  然而,對於包括中國在內的亞洲國家而言,通縮早在去年下半年就已經遠去,取而代之的是快速上行的通脹問題,不少亞洲國家已經啟動了加息這一政策來應對通脹,中國儘管沒有加息動作,但逐步攀高的CPI數據仍使不少市場人士呼籲應該將加息作為應對通脹問題的重要手段。
  對於央行來説,如何在保證經濟增長和通脹之間作出平衡,一向是一個困難的問題,特別是當目前全球經濟面臨二次探底風險之時,這一問題的難度就體現得更加明顯。雖然不少年初的經濟預測都認為在基數效應等因素的影響下,7-8月份會出現CPI的高點,而後逐級回落,因此央行如果在上半年不啟動加息,那麼下半年就更沒有理由採取這樣的操作,但進入下半年後,全球糧食市場出現了意料之外的大幅波動,卻使得這種預測落空的可能性陡然增加。
  由於受到主要糧食生産國遭遇自然災害而可能造成大幅減産的消息影響,自6月初以來,全球糧食價格出現快速上漲,其中小麥價格上漲幅度已經達到50%,是30年來增長幅度最大的一次,引發了全球對糧食問題的擔憂,而聯合國糧農組織和世界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日前也&&,今後20年全球可能都要面臨小麥恐慌,糧食危機已經迫在眉睫。
  從中國自身看,在夏糧豐收後目前尚未出現可能導致晚稻和秋糧産量大幅下降的自然災害,但國際糧價的大幅上漲也對國內市場開始産生影響,一些游資炒作農副産品的跡象明顯,在7月份CPI上漲的主要推動因素中,食品價格同比上漲7.8%,對新漲價因素的貢獻超過75%,食品價格的非正常變動成為下半年CPI數據最大的潛在風險。
  正因如此,國家已經開始下決心抑制食品價格上漲,繼上周研究部署進一步支持晚稻和秋糧生産的政策措施後,本週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部署了進一步促進蔬菜生産、保證市場供應和價格基本穩定的六條政策措施,穩定菜籃子價格成為當前經濟工作中的一個重要任務。
  鋻於國內的糧食和蔬菜供應方面並不會出現持續性的緊張局面,我們並不認為下半年的CPI數據會不可控地繼續上行,只要相關的政策措施落到實處,短期出現的食品價格上漲就難以持續。而如果觀察CPI構成的其他部分,也不難發現,受到全球經濟可能再度回落的影響,大宗商品的價格已經高位回落,在翹尾因素作用下,非食品的價格變化下半年更多地會對CPI形成牽製作用。因此,雖然從三季度單季看,CPI或將保持於3%以上的高位,但進一步向上拓展空間的可能性微乎其微。當然,我們作出這一判斷的最主要依據就是國家當前對食品價格和通脹問題的充分重視,並及時採取了相關的措施。
  分析了可能導致三季度CPI數據偏高的因素後,不難發現,應對當前通脹問題的着力點應該是在有效地控制食品價格上漲,包括對非正常漲價現象的打擊。相比之下,由於目前經濟總體並非處於過熱狀況,CPI高企現象難以長期持續,運用加息來應對通脹問題的必要性不足。而在美國等主要發達國家的經濟可能出現二次回落的情況下,貿然加息反而可能引發意料之外的經濟快速回落,從而帶來經濟上新的不確定性。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博客]美國需要的是加息 2010-08-11
歐元區料難加息 將緊盯美“印鈔機” 2010-08-05
新西蘭央行再加息 2010-07-30
通脹疑似脫韁印度央行料再加息 2010-07-26
通脹疑似脫韁 印度央行料再加息 2010-07-26
 
頻道精選:
[財智頻道]天價奇石開價過億元 誰是價格推手?[財智頻道]存款返現赤裸裸 銀行攬存大戰白熱化
[思想頻道]壟斷行業收入分配改革的理論廓清[思想頻道]中國品牌的追求不能急於求成
[讀書頻道]《五常學經濟》[讀書頻道]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