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思想頻道 >> 50人論壇
韓俊:中國“三農”問題的政策走向
2010-08-18   作者:記者 方燁/北京報道  來源:經濟參考報
 

  堅持以家庭為基礎的農業體制

文章索引

中國糧食供求平衡很脆弱
堅持以家庭為基礎的農業體制
普及農村職業教育增加農民收入
讓公共財政的陽光普照農村
解決三農問題關鍵在城鎮化
[相關鏈結] 中國不能搞大規模農場
韓俊簡介

  農業政策還有一條底線就是要毫不動搖地堅持以家庭經營為基礎的農業經營制度,這個基礎是不能夠打破的。所以,要強化對農民家庭土地權利的保護。中國過去30年的土地改革,農民最滿意的改革就是兩項,第一項是上個世紀70年代末,實行了家庭聯産承包經營責任制,土地是集體的,交給農民使用,以家庭為基礎。然後就是保護農民家庭土地權利。1983年中央説土地使用權是15年,1993年中央明確15年到期之後再延長30年。去年中央明確,農民以承包方式獲得的土地使用權長久不變。
  以家庭為基礎的農業體制,是農業現代化的堅實基礎。我們可以聽到很多經濟學家,包括一些基層政府在講要創新農業經營體制的時候,都提出要讓公司成為農業的經營主體。這是一種天真的幻想。放眼世界找不出一個國家的農業經營主體是公司。有人説美國都是大公司經營農業,其實美國的農場85%以上是以家族為基礎建立的。在美國,如果農場是公司的話,養老金、退休金方面有優惠,所以很多的美國農場是:老婆是董事長、丈夫是總經理,兒子是農業工人。在農業經濟學家裏有這麼一個共識,家庭經營是農業生産最適合的經營方式。北京大學經濟學家林毅夫説,中國農業改革的成功,就是因為實行了以家庭為基礎的農業經營體制。因為從制度經濟學的角度講,家庭經營內部監督成本是零。


1234567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定價農行 “三農”是蛋糕不是包袱 2010-05-21
楊子強:句句不離“三農” 2010-03-05
高德康代表建言“三農”和小企業金融服務 2010-03-04
三農問題逐漸成為主流議題 2010-02-03
2010年“三農”投入或超萬億 2010-02-02
 
頻道精選:
[財智頻道]天價奇石開價過億元 誰是價格推手?[財智頻道]存款返現赤裸裸 銀行攬存大戰白熱化
[思想頻道]不夠職業的基金業“被娛樂化”[思想頻道]鈕文新:美國需要的是加息
[讀書頻道]《五常學經濟》[讀書頻道]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