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思想頻道 >> 專欄 >> 德功看日本
日本擬改特惠關稅制度或傷“中國制造”
2010-08-10   作者:何德功  來源:經濟參考報
 

 
  德功看日本

  日本官方正準備修改針對發展中國家進口産品的特惠關稅制度,此舉被解讀為糾正中國在各國共用的特惠框架中的“獨享”狀態。但這種做法可能引發日本貿易商的不滿。
  日本從1971年開始實施特惠關稅制度。特惠關稅制度以支援發展中國家、縮小南北差距為目的,實施國(地區)從發展中國家(地區)進口農産品和礦工業産品時,其特惠關稅的稅率要比一般關稅低。到2009年4月為止,共有140個國家和14個地區享受日本特惠關稅,其中就包括中國。在這當中,農産品享受特惠關稅的品種為340種,礦工業産品享受特惠關稅的約3200種,合起來為3540種。不過,如果某種進口産品對日本國內相關産業造成損害,日本政府可下達政令停止特惠關稅。此外,如果任一國家(地區)輸日産品享受到的特惠關稅比重超過20%,那麼超額部分便不再享受。根據日本的官方統計數字,2009財年,各國進口産品適用于特惠關稅的品種為3500種,約佔進口産品的60%,其中1180種被認為對國內産業造成了一定影響。
  在日本當前特惠框架下,一個國家的最高利用限度為20%。日本財務省的調整方案是將之下調到10%至15%。該調整方案預定于今年秋天送交相關審議會、政府稅制調查會進行研究,2011年向國會提交關稅暫定措施法修正案。調整後的特惠關稅將在下一財年實施。據悉,特惠關稅制度在2001年已修改過一次,一個國家利用上限從此前的25%下調到現在的20%。
  本次日本打算降低特惠關稅上限,其中的大背景是,中國輸日産品急劇增長,年進口額超過10萬億日元。統計數據顯示,日本特惠關稅額度為55億日元,其中約20%中國享用,2010年度在78個制品領域中有36個領域利用特惠關稅,已達到上限,品種在500種以上。日方認為,調低一個國家的利用上限,就可以減少中國的利用份額,這樣便可讓惠于其他發展中國家。
  還有一種聲音認為,中國商品的國際競爭力已經很強,不再適宜享受幅度過大的特惠關稅。《日本經濟新聞》以絲制領帶為例説,日本年進口量為100億日元,如果按一般稅率,要繳納13.4%的關稅,享受特惠關稅後,稅率為零。
  不過,下調特惠關稅的上限是把“雙刃劍”。一方面,關稅的提高,可能對中國相關出口企業造成傷害,特別是微利的紡織服裝行業。另一方面,也增加了日本從中國進口的部分成本。日本貿易振興機構中國東北亞課負責人認為,日本不少中小貿易商基本上是從特定的中國生産地進口衣料和日用品,調低特惠關稅上限,這些貿易商的收益可能大幅下降。另外,日本很多企業已把生産線挪到中國,還有的日本企業正在準備這樣做,下調特惠關稅上限將對這些企業帶來不利的影響。
  總之,日本經濟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如果草率行事,反過來都會傷到自己。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志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北京四成中産階層只是個傳説 2010-08-19
制度性數據失真奈之何 2010-08-10
醫院不告知患者風險應擔責 2010-08-10
房産“新政”規定具有法律約束力 2010-08-10
[議事壇]誰掌捐贈都有困境 2010-08-10
 
頻道精選:
[財智頻道]天價奇石開價過億元 誰是價格推手?[財智頻道]存款返現赤裸裸 銀行攬存大戰白熱化
[思想頻道]2010年國際金融市場觀察與預期[思想頻道]“競爭格局已成”是在粉飾壟斷
[讀書頻道]《五常學經濟》[讀書頻道]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