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思想頻道 >> 經濟理論
全球糧食安全的多種隱患
2010-08-09   作者: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 王東  來源:食品産業網
 

  近一段時間以來,受全球異常氣候影響,國際糧價不斷上漲,6月下旬以來歐洲小麥期貨價格已上漲了近50%。今年以來,全球小麥主要産區俄羅斯、烏克蘭、哈薩克斯坦等地出現嚴重災害天氣,市場預期其減産可能接近三成;而其他主要小麥産地也因氣候異常大量減産,全球糧食産量大幅度減産已成定局,構成了國際糧價持續上漲的誘因,全球糧食危機重現的可能性進一步顯現。

  糧食價格將持續高位運作

  盡管對于國際糧食價格的波動眾説紛紜,但供求基本面的變化,依然是造成當前國際糧價新一輪上漲的根本原因。在近年來全球糧價不斷上漲和糧食供求關係緊張難以改變的局面下,全球糧食安全問題進一步突出,不得不引起國際社會的高度關注。
  近年來,國際糧價上漲是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除了人口增長過快、國際油價格上漲使農業成本大幅度增加、生物燃料的發展造成糧食供應短缺,以及投資資金在糧食期貨市場的興風作浪等因素外,糧價上漲的主要原因是世界糧食庫存量低于國際公認的17%至18%的安全線水準,再加上世界各地連年的自然災害,使全球糧食産量持續減産,糧食價格始終在高位徘徊。據聯合國糧農組織近期預測,目前世界糧食庫存已由2002年度的30%,下降到不足消費量的15%,為30年來最低。目前世界糧食儲備只夠人類維持50天左右,大大低于2007年初的169天。
  與此同時,目前全球已有30多個國家爆發糧食危機,數億人面臨饑餓威脅,逼迫許多國家不得不實行糧食出口和糧食價格控制措施,從而導致國際市場糧食供給短缺進一步加劇,糧食價格不斷上漲成為必然。
  從未來一段時期糧食供求關係和糧價發展趨勢看,全球范圍糧食供求關係緊張的局面難以改變,整體糧食價格仍有較大上漲空間。據聯合國糧農組織和世界銀行等國際機構預測,受多重因素的影響,未來幾年內全球糧價仍將保持高位運作,糧價居高不下的局面,將有可能持續到2015年。

  糧食保障和安全戰略意義

  解決饑餓問題和保障糧食供給,是人類生存和發展最基本的要素,關係到國家的穩定與世界的和平。糧食安全是國家經濟發展和社會安定的重要條件之一,也是國家非傳統安全的重要部分。糧食安全的基本內涵是解決饑餓問題,保障所有人都能夠得到最起碼的食物。但長期以來,許多國家對糧食問題存在著模糊的認識,把糧食作為特殊商品,沒有把糧食問題提高到國家安全的戰略角度考慮。
  上世紀70年代以來,由于許多發展中國家人口增長過快,糧食供應趕不上人口的增長,再加上人口數量增加導致每人平均耕地面積減少,糧食問題日益尖銳。另外,世界糧食問題除了糧食總量有限之外,還包括糧食生産、分配不均問題,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經濟差距問題等。20世紀70年代以來,全球出現的糧食危機始終未能緩解,糧食安全形勢十分嚴峻,人口增長帶來的饑餓等一係列問題,已經成為人類發展中最關注和亟待解決的重大問題。
    為此,1974年聯合國糧農組織(FAO)在第一次世界糧食首腦會議上,就已經向全球敲響警鐘,首次提出了“食物安全”(Food Security)問題,由此糧食安全問題浮出水面。按照聯合國糧農組織當時的解釋,糧食安全的基本概念,是指反映主要品種糧食的産銷、供求、糧食收成狀況等平衡關係變化的綜合體現,不僅要保障每個居民能夠攝取足夠營養的食品,而且糧食儲備要充足,具備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
  糧食安全概念的確定和完善,對世界各國在糧食問題産生了深刻的影響。由此,糧食安全成為一個世界性話題,對廣大發展中國家更是一個普遍性難題,關係社會穩定、經濟安全乃至國家的安全戰略。同時,自上世紀70年代起,努力促進各國的糧食安全,成為保障全球糧食安全的基礎,重點是確保糧食供應。

  全球糧食安全的多種隱患

  目前,全球糧食安全存在著多種隱患和危機,其主要方麵包括:
  一、全球糧食供求關係發生變化。近期,全球糧食價格持續上漲,在一定程度反映了目前糧食的供求關係的變化,糧食危機已經擺在面前。自1990年以來,全球糧食産量只增加2.3%,而人口增長了10%。據聯合國測算表明,到2030年,全球糧食産量必須提高50%,才能滿足因人口增長等因素而不斷增加的需求。為此全球每年需再投入150億到200億美元,否則世界上許多國家和地區依然將處在糧食危機之中。
  二、世界糧食儲備與歷史最高儲備相比處于較低水準。目前全球糧食儲備只相當于2000年儲備的77.5%,相當于1999年和2001年的80.6%和81.3%。盡管2008年全球糧食儲備有所增加,但總體上仍處于較低水準。目前全球糧食儲備的不足,不僅難以緩解當前糧食短缺問題,也難以應付一旦爆發的饑荒。
  三、人口增長速度大大快于糧食增産速度。目前世界糧食總産量,一直徘徊在18億噸到20億噸之間,缺糧最嚴重的國家,正是那些人口增長速度快的國家。
  四、糧食生産的不平衡,導致了糧食分配與消費的不均。發達國家生産的糧食,接近全球糧食總産量的一半,少數發達國家生産過剩,多數發展中國家糧食匱乏;發達國家每人平均年消費糧食700多公斤,發展中國家則不足300公斤,糧食分配與消費存在著巨大的差距。
  五、貧窮國家,特別是缺糧國糧食供給形勢仍然嚴峻。據聯合國糧農組織發布的報告稱,低收入缺糧國家的谷物總産量雖然有所提高,但增産的主要是中國、印度,其他國家的糧食産量均有所減少。
  目前全球存在糧食短缺危機,迫切需要國際社會提供緊急糧食援助的國家主要分布在非洲、亞洲和拉丁美洲,糧食危機已嚴重威脅著些國家的糧食安全,並對全球經濟的發展和人類的生存,有著不可估量的影響,解決糧食危機已經到刻不容緩的時侯。因此,為應對高糧價、緩解全球糧食危機和饑餓問題,近年來國際有關組織多次召開會議商量對策,並呼吁國際社會在短期內加大對貧困國家的糧食援助,使受糧價上漲影響的國家和饑餓群體擺脫困境。(來源:聯合早報)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志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糧食安全不止是18億畝耕地紅線 2010-07-30
第6期 誰來守護中國糧食安全 2010-07-29
國外糧食安全保障機制及對中國的啟示 2010-07-28
旱災頻發恐成我國糧食安全主要威脅 2010-07-23
用水資源安全保證糧食安全 2010-07-23
 
頻道精選:
[財智頻道]天價奇石開價過億元 誰是價格推手?[財智頻道]存款返現赤裸裸 銀行攬存大戰白熱化
[思想頻道]2010年國際金融市場觀察與預期[思想頻道]“競爭格局已成”是在粉飾壟斷
[讀書頻道]《五常學經濟》[讀書頻道]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