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思想頻道 >> 語錄
美國經濟是否探底失業率説了算
2010-08-03   作者:銀河證券首席經濟學家 左曉蕾  來源:上海證券報
 
  美國經濟數據近期傳遞了非常雜亂的信號,一周前公布的新屋開工率還是9個月來最低,本周公布的房價指數出現四年來最大漲幅。上市公司盈利都大幅上漲,似乎經濟復蘇強勁,但是消費者信心指數下降。許多權威性的全球經濟形勢分析,隨之也頻頻出現模棱兩可的預測和判斷。繼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把全球經濟預測從4.1%調整到4.6%,同時又發出警告“下半年全球經濟下行風險顯著增大”,對全球經濟形勢做出沒有方向 “霧裏看花”的判斷以後,美聯儲主席伯南克上周在國會聽證時,把美國經濟增長預測從3.2%至3.7%下調至3.2%至3.5%,並做出經濟前景“異常不確定”的判斷。
  通縮還是通脹?美國經濟究竟有多“復雜”?筆者認為,判斷美國經濟復蘇態勢,最重要的指標不是經濟增長率,而是失業率。高失業率是阻礙復蘇最大的困擾。在失業率沒有一定程度的改善之前,經濟增長的恢復便缺乏可靠基礎。美國失業率下降之時,才是美國經濟真正走出危機之日。
  實際上,美國從去年四季度開始恢復的經濟增長是無就業回暖。到今年一季度,美國經濟已連續三個季度保持平均3%以上的增長。可是因為危機創造了26年最高的失業率,兩位數的失業率至今沒有明顯的改善,所以,沒有人有底氣確認美國經濟恢復的態勢。高失業率直接的風險,是第一季度超過3%的經濟增長難以為繼。果然,第二季度增長2.4%,大大低于預期,弄得不好還可能二次探底。
  美國經濟的增長主要由消費推動。去年和今年第一季度的消費增長與財政拯救方案中的退稅政策有很大關係。美國兩次合起來超過9600億美元的救助方案中,至少有三分之一是退稅方式支出的。但是,退稅只是危機拯救的緊急措施,失業問題不能逐漸改善,沒有工資作為可支配收入的增量,消費增長將無以為繼。
  另外,美國800萬人失去工作已超過一年,失業救濟成為主要支付能力和基本消費增長構成的一部分,但救濟金水準和時間都是有限的。國會最近不得不通過新的法案,延長失業救濟金的發放時間。消費不可能靠失業救濟金來支援。失業救濟金不能無限延長,社會保障體係的缺口,可能進一步加大已經膨脹的政府赤字。如果按照格魯克曼先生有關幾百萬人陷入長期失業,有些人可能永遠回不到工作崗位的蕭條定義,美國真有觸發格氏意義上的第三次大蕭條的擔心了。
  美國人是借錢消費的,信用卡的滾動消費信貸是支援美國消費增長的重要支柱。但是因為危機,高達萬億的信用卡消費信貸出現居高不下的違約率,對已經深陷次貸危機和金融泡沫囫圇的銀行無異于雪上加霜。雖然銀行在政府救助下死裏逃生,但經濟復蘇緩慢,銀行至今沒有恢復對企業的信貸,更沒有恢復信用卡滾動消費信貸。銀行不恢復對實體經濟的信貸不利于創造就業和改善就業,高失業率使銀行更不願意恢復消費信貸,消費增長不能持續,更不利于經濟恢復正常的運作,失業率降低銀行信貸意願可能對經濟産生惡性迴圈。僅僅依賴華爾街的金融交易而沒有實體經濟支援的銀行盈利,對美國而言,可能是風險大于利好。
  危機時分曾一度上升至7%的儲蓄率,今年上半年開始下降,而消費同步上升。説明上半年消費上升也與美國人動用儲蓄支付消費有關。如果經濟恢復放緩,失業前景不樂觀,儲蓄率可能因為消費者的審慎心態再次上升,消費增長進一步失去動力。7月27日公布的消費者信心指數下滑至預期之下,再次印證了失業率的改善是消費增長與經濟增長的關鍵因素。
  高失業率還將加劇貿易保護主義的態勢。上世紀30年代大蕭條時,各國都採取貿易保護主義手段,企圖通過減少進口增加出口來創造就業機會,結果全球貿易大幅下降超過九成,經濟低迷了十年。這次,美國政府成立高規格的促進貿易內閣級部門,推動五年之內出口增加一倍的戰略創造就業機會。但是伴隨著匯率和貿易之爭的升級,可能出現損害全球貿易也不利于出口戰略的兩敗俱傷的後果。
  房地産是危機的始作俑者之一,房地産業回暖當然有利于走出危機恢復經濟增長。但是如果失業率高企,可能惡化房地産抵押貸款的支付能力,使房地産市場再次遭遇壓力。近期加州房地産分析機構論證説,因為高失業率伴隨的支付能力的嚴重缺乏,上半年因為不能支付貸款而被銀行收回的房屋數量甚至超過去年上半年八個百分點。
  實際上,美國危機後經濟復蘇的判斷,一直都是以就業改善為指標的。在對次貸危機演變為百年不遇的全球經濟危機的原因分析中,美聯儲的貨幣政策成了眾矢之的。而格林斯潘在IT泡沫危機後把1%的低利率保持近兩年之久,一方面是通脹很低;另一方面就是因為失業率持續保持在高位的緣故。這一次,伯南克不應在判斷經濟是否復蘇態勢上困惑,不能病急亂投醫讓貿易保護主義大行其道,更不能簡單盲目重新實施更寬鬆的貨幣政策,而要盡力推動政府採取有效政策創造就業,適時掌握利率的韁繩,一旦就業形勢發生變化,迅速在盛宴之前撤掉酒杯。
  問題在于,改善就業的出路何在,眼下尚不清晰。新能源的投入,相信是有戰略眼光的安排,但真正能創造就業,可能至少在兩年後。五年出口翻倍的戰略,算是創造就業的一招。但現在歐洲也寄望出口增長抵消緊縮財政對經濟增長的影響,日本原來就秉承出口導向的國策。美歐日之間出口産品有很大的相互替代性,都打出口牌,市場在哪裏呢?
  奧巴馬政府正在推動國會通過促進中小企業發展的法案,官方估計那會創造250萬到300萬個工作機會。奧巴馬總統最近明確指出,今年的失業率不可能低于9.5%,明年失業率仍然會在9%的水準。如此看來,今明兩年,美元的波動,美國經濟的波動會成為常態,美國經濟的恢復希望可能要到2012年了。從中長期來説,美國經濟或者説全球經濟最大的風險,是美國巨額的還在繼續膨脹的財政赤字。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志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西班牙第二季度失業率創13年來新高 2010-08-02
5月份日本失業率上升 2010-06-30
英國失業率升至8% 2010-04-22
澳大利亞今年2月失業率為5.3% 2010-03-12
美國失業率下降尚難啟加息之門 2010-02-09
 
頻道精選:
[財智頻道]天價奇石開價過億元 誰是價格推手?[財智頻道]存款返現赤裸裸 銀行攬存大戰白熱化
[思想頻道]楊濤:政府儲蓄合理規模是多少[思想頻道]左曉蕾:完善市場制度是樓市調控之本
[讀書頻道]《五常學經濟》[讀書頻道]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