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思想頻道 >> 言論
樓市調控預期不穩源自機會主義
2010-07-14   作者:徐冰  來源:中古偶經濟時報
 
  傳言——大漲——辟謠——大跌,這樣循環往復的悲喜交加,於股市雖然司空見慣,但之於中國的股市,似乎也太多了點!受“三套房貸松口”的刺激,12日中國股市大漲,滬綜指收報於2491點,地産板塊漲幅接近4%。但好日子絕對不過夜,當日晚些時候,住建部、銀監會、國資委齊聲辟謠否認,強調調控政策不變。於是,又受這些部門表態的影響,滬深兩市13日直接低開,當日滬綜指收報於2450.29點,跌幅1.62%。
  事關調控政策大事,三部門反應如此迅速,當屬可以理解。但問題恰恰在於,宏觀政策的權威以及嚴肅性,本該予市場以明確而穩定的預期,不至於因些微風吹草動,造成認識上的極大反轉,使得市場抽風般大起大落——顯然,明確而穩定的政策預期,並未形成市場共識。而此種結果,究竟因何而致?
  類似於12、13日的場景還發生於5月中旬。5月17日,市場盛傳房産稅可能&&,當日地産板塊大跌,滬綜指暴跌5%。但第二天,有關人士和部門卻給出完全相反的解釋,滬深兩市以及地産板塊又出現大幅上漲——至今,房産稅究竟何時推出,依然説不清道不明。而可以理解的則是,即便作為調控的儲備政策,即便“相機而動”天然是“視情況發展”的合理邏輯,房産稅都難免實用主義甚至機會主義的嫌疑。
  無需諱言,這種將調控政策視為實用主義乃至機會主義的認識,正在市場蔓延,並左右人們的市場行為。它使得即使人們完全能夠正確理解領會宏觀政策的用意和精神,也不得不採取實用主義的應對。而從本質上,第三套房不放貸以及沒有社保人員限制購房數量的政策,也的確是臨時性“相機而動”的政策,這就是為何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秦虹認為媒體誤解、曲解其本意的原因。
  金融危機不僅阻斷了地産調控的步伐,還使得中國重啟地産的拉動效應,如此巨大的反差,完全強化了公眾對宏觀政策的實用主義認識。而且,目前經濟下滑的風險,也重新勾起人們政策可能出現反轉的預期——絕不是人民群眾幼稚、盲從且受黑嘴的挑唆,完全是市場的殘酷讓人們親歷了大起大落的現實。
  政策要給人們形成明確、穩定的預期,必須要以現實市場的明確、穩定為支撐。三部門迅速地辟謠並重申調控政策不變,卻沒有任何一家對市場的異動、傳言作出進一步解釋。例如,某些地方“三套房貸松口”究竟是否屬實?究竟是差別化政策下的正常的市場現象,還是個案的投機?再如近期的地産央企拿地潮,雖然明確否認了“授意”,但要人們相信這完全是企業自身獨立的市場判斷,也頗具難度。在公眾的親身感受中,這些企業無論抄底還是逃頂,都極為準確,全然不是其自身的運轉機制所能合理解釋。這些疑問不明朗,寄望公眾不信傳言而對調控政策抱有信心,幾乎等於另一個“傳言”。
  動搖人們信心的,不是傳言,恰恰是那些離決策最近的市場參與者。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曾蔭權:樓市政策不見效將考慮“加碼” 2010-07-14
樓市調控不看“辟謠”看“實效” 2010-07-14
樓市拉鋸戰 地方政府須打頭陣 2010-07-14
樓市癥結在於缺乏長效機制 2010-07-14
樓市癥結在於缺乏長效機制 2010-07-14
 
頻道精選:
[財智頻道]天價奇石開價過億元 誰是價格推手?[財智頻道]存款返現赤裸裸 銀行攬存大戰白熱化
[思想頻道]客觀評估少量短期增持日本國債風險[思想頻道]任志強:開發商更關心有一個穩定的預期
[讀書頻道]《五常學經濟》[讀書頻道]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