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思想頻道 >> 言論
參照CPI最低工資恐難提高
2010-07-11   作者:徐立凡  來源:京華時報
 
  在CPI必須保持相對穩定的前提下,結合不少企業將最低工資標準作為標準工資發放的現實,兩大問題凸顯出來。這兩種情況都不利於提高中低端勞動群體收入。CPI對於最低工資標準,只具參考作用而不具有指導作用。
  工資收入分配,關係到社會上每一個人。受傳統經濟模式制約,企業一線職工收入水平過低的現象近些年趨於突出,並引發了一些勞資糾紛。北京市政協的調查也表明,超過4成受訪職工月工資不足2000元,12.8%的職工5年來未漲過工資。中低端勞動群體是收入矛盾最集中和最尖銳群體。
  針對這一現狀,北京市政協提出政策建議,包括最低工資標準的調整應與消費價格指數(CPI)聯動、加快工資集體協商立法以及促進企業改造升級等建議。應該説,這些建議對於改善不合理的工資收入分配格局,具有積極的推進作用。
  不過,在這些建議中,“最低工資標準隨CPI調整”還需完善。建議的主要目的是,最低工資標準的調高幅度不能低於CPI的上漲幅度,防止低收入勞動群體的基本生活水平因通脹而得不到保障。這是有道理的。我國現行的CPI構成中,食品所佔權重高達34%,而食品價格因容易受到氣候變化、地質災害、能源化肥價格等諸多因素影響而最為活躍,最易對居民正常生活造成影響。最低工資標準的調整與CPI聯動確可防範這種不利影響。但同時也要看到,一般情況下,CPI是較為穩定的,今年一季度我國GDP增速高達11.9%,CPI也未突破3%。國外多數經濟體雖然GDP增速緩慢,CPI也同樣較為穩定。如果輸入型通脹能夠控制,游資操縱某種産品價格能被及時遏制,貨幣政策運用得當,CPI長期穩定是可期的。2007年的局部通脹現象不是常態。事實上,正是出於民生考量,政府對於CPI的控制能力一直在增強。
  在CPI必須保持相對穩定的前提下,結合不少企業將最低工資標準作為標準工資發放的現實,兩大問題凸顯出來:第一,“最低工資標準隨CPI調整”容易落空並授企業主以口實——本來應該提高的標準可以借CPI穩定而拒絕提高;第二,一旦有客觀原因導致通縮,如2008年的國際金融危機爆發,企業主就能找到降低工資的理由。這兩種情況都不利於提高中低端勞動群體收入。
  CPI對於最低工資標準,只具參考作用而不具有指導作用。從政府角度看,真正能夠給中低端勞動者帶來好處的,是對貧富差距擴大化的行業工資標準、企業高管與一線職工收入差距作出更嚴格的剛性規定,縮小差距,同時將居住成本的增加考慮進來。從市場角度看,勞動力價格的最終決定權在於市場——前提是,市場是健康的,並真正能鑒別出對企業和社會的有效貢獻率。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張五常:最低工資的殺傷力 2010-07-01
廣州最低工資標準首次超過省定標準 2010-04-28
上海最低工資提至1120元 2010-03-30
廣東省調整最低工資標準 平均提高21.1% 2010-03-18
提高最低工資標準 2010-03-03
 
頻道精選:
[財智頻道]天價奇石開價過億元 誰是價格推手?[財智頻道]存款返現赤裸裸 銀行攬存大戰白熱化
[思想頻道]中國信用評級體系的戰略抉擇[思想頻道]財經洞察:房價瘋漲,炒作還是稀缺
[讀書頻道]《五常學經濟》[讀書頻道]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