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思想頻道 >> 言論
房地産投資性推到極致的後果
2010-07-09   作者:易憲容  來源:經濟參考報
 

易憲容

  國家電網公司的調查顯示,中國660多個城市現有連續6個月以上電錶讀數為零的空置房6540萬套,足夠2億人居住。而這僅是房地産開發商已經交易了的居民持有的住房數據。如果加上房地産商已經蓋好沒有交易出去的住房,當前國內住房的空置率之高更是無可復加了。
  現在的問題是,國內房地産投資性已經推到極致,完全顛覆了中國傳統的核心價格。如住房的投資價值代替了居住功能,住房是投資的工具,購買了住房一定會賺錢;住房是投資工具,因此誰擁有住房就擁有財富,這不僅讓整個國人對住房趨之若鶩,而且也讓官場把住房當作權力象徵及更便利的尋租工具;由于住房是投資工具,它也成了這次國十條房地産宏觀調控的最大障礙。
  因為,2009年國內房地産市場在優惠信貸政策推動下,房地産價格快速飆升。由于房價快速飆升,從而使得以消費需求的購買者全部擠出,房地産泡沫越大,房地産市場也就成了以投資者為導向的市場,國十條的房地産宏觀調控政策就是要全面遏制這種過度房地産炒作與投機。因此,國十條的出臺首當其衝的就是房地産過度投機炒作,讓其投機炒作血本無歸。在這種情況下,這些房地産投機炒作者一定尋求各種理由來保護其利益。比如他們會從反面説,房價下跌對GDP的負面影響,房價下跌對地方政府財政的負面影響,房價下跌對個人財富增長的負面影響等等;他們也會從正面説,因為通貨膨脹、因為中國經濟增長、因為人民幣升值房價不會下跌等,從而使得中央政府對國十條執行落實所産生的效果存在疑問而遲遲不願推出。
  總之,當前國內房地産投機炒作已經推到極致,從而使得在不少國人心目中形成一個特有概念即凡是投資性購買住房就是賺錢(特別是利用銀行金融杠桿)。即使投資性購買住房就是賺錢,那麼房價只能上漲而不能夠下跌。而且這種房價上漲越快越好,其住房投機炒作者錢就會來得越快越多。
  在這種觀念引導下,國人一定會千軍萬馬地進入投資性住房購買,房地産價格快速飆升及房地産泡沫吹大也是必然,中國金融及經濟面臨潛在風險也增大。而這個完全與中國經濟持續穩定發展及住房的基本功能相悖的住房投機炒作的市場,其給社會經濟帶來的負面影響肯定是無可復加的!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志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姜建清否認工商銀行在美投資房地産 2010-07-07
房地産稅應謀定而後動 2010-07-05
還有多少房地産開發導致“水漫馬龍”? 2010-06-29
上海産權市場房地産項目挂牌最多 2010-06-28
博鰲•21世紀房地産論壇即將開幕 2010-06-25
 
頻道精選:
[財智頻道]天價奇石開價過億元 誰是價格推手?[財智頻道]存款返現赤裸裸 銀行攬存大戰白熱化
[思想頻道]中國信用評級體係的戰略抉擇[思想頻道]財經洞察:房價瘋漲,炒作還是稀缺
[讀書頻道]《五常學經濟》[讀書頻道]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