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思想頻道 >> 經濟理論
應允許土地承包經營權抵押融資
2010-07-06   作者:王冠璽/浙江大學光華法學院  來源:經濟參考報
 

文章索引

土地承包經營權抵押:物權法未實現的突破
“抵押應獲集體所有人同意”的規定宜廢止
應放開對土地承包經營權抵押的限制

  “抵押應獲集體所有人同意”的規定宜廢止

  但禁止土地承包經營權抵押之規定並非沒有例外。《擔保法》第34條第1款第5項“抵押人依法承包並經發包方同意抵押的荒山、荒溝、荒丘、荒灘等荒地的土地使用權可以抵押”。《物權法》第180條第3項“以招標、拍賣、公開協商等方式取得的荒地等土地承包經營權可以抵押”。
  但即便是荒地的抵押,仍有一道不易跨越的門檻,因為《擔保法》第34條第1款第5項規定,抵押人抵押其所承包的四荒地承包經營權時,須經發包方同意。此外,國家土地管理局於1995年9月11日頒佈的《農村集體土地使用權抵押登記的若干規定》第4條,還進一步就此做出規定:“集體荒地土地使用權和鄉村企業集體土地使用權抵押須經被抵押土地的集體土地所有者同意,並出具書面證明。鄉村企業集體土地使用權抵押的,集體土地所有者出具的同意抵押的書面證明應包括:在實現抵押權時同意按法律規定的土地徵用標準補償後轉為國有土地;徵地費是否作為清償資金等內容。集體土地所有者在出具同意鄉村企業集體土地使用權抵押的書面證明前須將土地抵押有關事項在村農民集體內部履行合法手續。”
  根據上述規定要求,在實踐中一般都要求發包方須出具同意抵押的書面證明後方得進行抵押登記,但這經常成為設定荒地使用權抵押的障礙,因為法令要求集體土地所有者必須同意在抵押權實現時“按法律規定的土地徵用標準補償後轉為國有土地”,其目的應在於便於抵押權人(金融機構)實現抵押權以求償。但是眾所周知,徵地補償事項一向是非常難以協調的事項,集體土地所有人(即發包人),一般説來,非常不願意輕易地出具同意集體土地使用權抵押的書面證明。
  實際上,四荒地或一般土地使用權都是用益物權的一種,其附着在集體所有土地之上,實現四荒地或一般土地使用權抵押權時,並不影響集體土地所有權本身。此外,用益物權有一定期限,即便該四荒地或一般土地使用權,因為實現抵押權之故而更換承包人,但當該四荒地或一般土地使用權的承包期限到期時,相關集體土地仍能恢復至未承包前的法律狀態。
  國家土地管理局於1995年9月11日頒佈《農村集體土地使用權抵押登記的若干規定》時,因其時《物權法》尚未&&,亦對土地所有權與用益物權之間的關係欠缺認識,再結合當時的整體社會發展現狀,因而有如此規定尚可理解。但現今的相關法律支持與社會背景均有較大變化;在法律技術上,立法者還可以限制因實現抵押權而流轉土地使用權的受讓人資格。因此,相關對於四荒地或一般土地使用權權利人抵押應獲得集體所有人同意,特別是在實現抵押權時同意按法律規定的土地徵用標準補償後轉為國有土地之規定,並無太大積極意義,均宜廢止。

123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土地承包權的流轉:法律與保障一個不能少 2008-12-26
國務院:切實保障返鄉農民工土地承包權益 2008-12-26
農業部:強調加強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管理 2008-12-26
全國人大擬立法化解農村土地承包經營糾紛 2008-12-23
中央允許多種形式流轉土地承包權 2008-10-23
 
頻道精選:
[財智頻道]天價奇石開價過億元 誰是價格推手?[財智頻道]存款返現赤裸裸 銀行攬存大戰白熱化
[思想頻道]全球若觸發第三次大蕭條,誰之過?[思想頻道]用正確福利制度改變收入分佈失衡局面
[讀書頻道]《五常學經濟》[讀書頻道]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