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思想頻道 >> 言論
外匯儲備為什麼不能無償分配?
2010-07-05   作者:胡鋒  來源:搜狐網-搜狐博客
 
  外管局7月2日&&,央行的外匯儲備不能無償分配使用。對此,我是極力贊成的。
  很多人認為,央行的外匯儲備屬於全體中國人,人人有份,為什麼不能分?其實,人人有份,並不等於每個人的份額都是一樣的,可以按人頭均分。如果按人頭均分,那才是外匯儲備分配的最大不公。
  外匯儲備和一般的國有資産在性質上存在重大差異,國有資産按照人頭來分,應該沒有多大問題,但是央行外匯儲備則是萬萬不能按人頭均分的。
  為什麼呢?
  央行的外匯儲備是央行用人民幣從市場以一定的匯率買來的。由於央行是政府機構,本身是沒有營業收入的,但擁有印鈔票的權利。所以,央行用以購匯的人民幣是自己憑空印刷出來的。如果匯率是1:6.8,那麼央行每購進1美元外匯,就要向市場投放6.8人民幣,市場上流通的人民幣將會因此多出6.8元。由於實體經濟資源並沒有任何增加,這多出的6.8元人民幣就稀釋了此前流通的人民幣的購買力,這相當於給每一個持有人民幣的人徵稅。
  因此,央行的外匯儲備不是屬於全體老百姓,而是屬於全體持有人民幣的人,因為央行的購匯是通過搜刮人民幣的購買力來實現的。假設某個中國人他手中不持有任何人民幣,他的全部財富是實物資産或者是外幣,那麼這個中國人就對央行的外儲不擁有所有權。因為他不持有人民幣,因購匯導致的人民幣購買力下降對他沒有任何損失,或者説因購匯徵稅沒有徵到他的頭上,他對外儲的增加沒有任何貢獻。
  明白了,這一點,就會理解外匯儲備不能無償分發給個人。因為人們持有人民幣的數額是完全不同的,持有人民幣越多的人,因央行購匯行為損失的也越多,因而對央行外匯儲備的所有權份額也最大。反之,則反是。如果按照人頭來平分外匯儲備,那麼就是不公平的,持有人民幣少的人就佔了便宜。
  那麼,央行怎樣減持外匯實現藏匯於民才是公平的?很簡單,外匯怎麼收上來的,就這麼分發下去。外匯既然是買進來的,那麼也就應該賣出去。央行賣出外匯,收回人民幣,那麼市場上流通的人民幣將會因此而減少,人民幣購買力增加。願意用人民幣買外匯的人,得到外匯。不願意用人民幣買外匯的人,他持有的人民幣購買力會因為央行賣匯而增加。總之,央行賣匯而不是分匯的行為使得所有持有人民幣的人都受益了,要麼得到外匯,要麼手中的人民幣更值錢。而且受益的多少和當初因央行購匯受損的多少完全對應,非常公平。央行購匯,導致人民幣貶值,持有人民幣越多的人,受損越多;央行賣匯,導致人民幣升值,持有人民幣越多的人,受益越多。
  要實現藏匯於民,央行只需在市場面向全體持有人民幣的人賣出外匯即可,而不能搞所謂的無償分配。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外匯局&&外匯儲備不能無償使用 2010-07-05
外匯儲備管理思路必須要改變 2010-06-17
韓國外匯儲備環比減少86.5億美元 2010-06-04
3月末外匯儲備續創新高增速或緩 2010-04-07
2.4萬億美元的外匯儲備到底是什麼? 2010-02-26
 
頻道精選:
[財智頻道]天價奇石開價過億元 誰是價格推手?[財智頻道]存款返現赤裸裸 銀行攬存大戰白熱化
[思想頻道]全球若觸發第三次大蕭條,誰之過?[思想頻道]用正確福利制度改變收入分佈失衡局面
[讀書頻道]《五常學經濟》[讀書頻道]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