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思想頻道 >> 言論
中國食品安全成為眾矢之的
2010-06-30   作者:陶凱龍  來源:新浪網-新浪部落格
 
  俗話説:“民以食為天”,在任何的歷史進程中,食永遠是第一位的,這是動物生存的第一要素。
  但是,如今擺在人類面前的嚴峻課題就是食品安全問題。從三鹿毒奶粉事件到茅臺白金酒和地溝油,每一個新聞背後都引起中國民眾對于食品安全的擔心。
  盡管國家明確規定:食品無毒、無害,符合應當有的營養要求,對人體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亞急性或者慢性危害。並出臺了《食品安全法》等法律規定,但是,遺憾的是結果往往不盡人意。
  究其根本的原因不外乎兩點,首先是政府職能部門監管不到位,民眾關心的不是在新聞媒體的輿論監督下曝光的企業查處了,也不是每年3.15消費者權益日銷毀了多少假冒偽劣的問題商品,而是從根本上解決食品安全的問題。
  從引發的食品安全的事件不難看出,有些危害人體健康安全的食品並不都是小工廠生産的,銷售也不是在小市場完成的,甚至獲得國家安全食品認證,有免檢優惠的大型企業都在違規生産銷售不合格甚至是危害人體的食品。
  如果在日常的檢查和執法中,行政執法人員能夠按照國家法律法規嚴格執行,那麼,很多危危及公眾食品安全事件是完全可以避免的。本來不應該發生的事情也就發生了,造成公眾對于食品的不安全感,甚至是恐懼。盡管在這裏面或訊存在國家體制的問題,但是更多的是人為因素。
  因為每個家庭消費者不可能都備有專業的食品安全檢測設備,只有權威的只能檢測部門才有如此的便利條件,所以公眾的危機意識也就不足為怪了!
  其次涉及到第二個問題,那就是企業的社會責任感。
  自古中國的商人都注重德,也就是説一切不以經濟利益為主,而是以人本和人文為主,在傳統的道德基礎上實施經濟利益與傳統道德的完美組合。但是,現在的很多企業卻忘記了自己的社會責任和傳統道德,不按照規定和標準生産制造食品,在食品裏添加化學品,使食品變成毒品。
  那麼,背後的原因就是經濟利益。
  目前,可以毫不保留的説,中國食品安全已經成為公眾國民的眾矢之的,形成的關乎民生的重大問題已經形成危機,其背後更深層次的原因普通老百姓或許無法考慮到,但是作為我們政府和企業沒有責任和義務杜絕威脅公共食品安全麼?
  所有的行動不僅僅要喊在口頭上,更要在實際行動中體現到,畢竟是關乎民生的大事啊!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志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食品安全”得花多少錢買? 2010-06-24
食品安全是買回來的還是管出來的 2010-06-23
食品安全防火牆亟待完善 2010-03-17
鄭風田:食品安全管理混亂問題必須解決 2010-03-01
感謝熊貓乳品提醒食品安全監管堪憂 2010-01-05
 
頻道精選:
[財智頻道]天價奇石開價過億元 誰是價格推手?[財智頻道]存款返現赤裸裸 銀行攬存大戰白熱化
[思想頻道]資産證券化:快步疾馳還是慎行慢走[思想頻道]許小年:政府管價格 費力不討好
[讀書頻道]《五常學經濟》[讀書頻道]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