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思想頻道 >> 專欄 >> 梅新育
警惕經濟形勢分析為私利變形
2010-06-22   作者:梅新育  來源:經濟參考報
 

 
  梅新育

    無論是決策者制定大政方針,還是企業經營者作出商業決策,抑或普通居民決定自己的擇業、消費和投資,在很大程度上都有賴於對宏觀經濟形勢的判斷。從2007年次貸危機露頭至今,全球經濟金融危機就是決定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外部環境的關鍵要素;而這場危機高潮迭起,峰迴路轉,余波難盡,即使到了復蘇跡象已經普遍呈現之際又掀起歐洲主權債務危機的新高潮,大大提高了人們準確判斷的難度。也正是由於宏觀經濟走勢的干擾因素紛繁複雜,給出於這樣那樣動機而蓄意扭曲判斷的人創造了上下其手的空間。須知出於私利動機而誇大或縮小現實存在的問題,這種現象從來就不少見,所以恩格斯才會總結:“假如違反了人的利益,即使數學公理也會遭到攻擊”。即使評估者是出於自己的認識而非蓄意睜着眼睛説瞎話,其論述、判斷也有可能因涉及某些群體的利益而被放大或屏蔽。有鋻於此,當我們觀察我們國內對歐洲債務危機程度、影響的評估時,我們是否也需要考慮私利動機有可能扭曲評估者的公開評價?而不管是向全社會灌輸其扭曲的評估,還是放大符合其心意的評估,同時屏蔽不符合其心意的評估,有能力如此作為者又是擁有雄厚經濟實力、乃至錢權結合的群體。令人不能不警惕的是,從某些問題、某些跡象來看,這種扭曲判斷和灌輸即使尚未達到十分嚴重的地步,也已經初露端倪。
  比如説,在房地産調控中既得利益受擠壓者就有可能放大外部危機程度及其對我國的衝擊,藉以實現他們解套的目的。房地産已經是中國社會最為關注的經濟、民生問題,假如不能得到解決,必將發展成為嚴重政治問題。如果真的發展到了那一步,房地産利益集團將成為操刀一割的對象,節制才是房地産業可持續發展之道。無奈集體行動的邏輯決定了即使這個利益集團中不乏頭腦清醒認識到了這一點的明智之士,“在我死後哪管洪水滔天”也常常會成為這整個集團的行為方式。房産新政&&兩月,我們已經看到了用“侵犯公民自由居住權和遷徙權”的“違憲”名義發起的荒謬攻擊,歐洲主權債務危機又給他們創造了新的炒作題材。假如能夠成功誇大外部經濟環境的風險,在市場參與者中形成盲目跟風的恐慌判斷,忽悠決策者動搖擠壓資産泡沫的決心,豈不是利益集團解套的最佳方式?為此,把希臘經濟的分量説得與德國一般無二甚至更重,把金融市場常見的恐慌性超調反應説成是實體經濟部門根基的徹底動搖,這都不過是小菜一碟。相信如果再有毛裏求斯、瑙魯之類迷你島國出點問題,只要有能量者感覺需要,也會把那炒得猶如美國經濟崩盤一般天崩地裂。面對這個複雜的世界,我們不得不多個心眼去判斷真偽,何況是操縱、造假行為盛行的房地産市場,去年轟動世界的香港世界最貴公寓交易現在不就被爆出涉嫌造假托市嗎?
  哎!諸如此類的忽悠又何止房地産市場!近年對國企“壟斷”、對“國進民退”和“政府財政規模過大”的圍剿,有幾分能夠得到事實和統計的有力支持?又有多少是打着“富民”的旗號壓低普通老百姓的收入、剝奪大眾提高收入的途徑?我曾讀過一篇文章,其全文論證邏輯總結如下:①教育收費過高已成嚴重社會問題,全社會怨聲載道;②教育收費之所以過高,是因為投入不足;③為彌補政府投入不足,應鼓勵民間資本投入;④為鼓勵民間資本投入,應放開教育價格管制,准許大幅度提高教育收費!這兩年,我更見識了用美國聯邦財政收入佔GDP比例和中國全部財政收入佔GDP比例比較,然後下結論中國財政規模過大,至於美國州和地方兩級財政就直接無視;見識了以“提高勞動收入”為名要求壓低國企普通員工勞動收入,卻同時把私人大資本家的超高收入説得神聖不可侵犯;……今後,我們還會見識些什麼樣的招數呢?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二季度宏觀經濟形勢錯綜迷離 2010-06-02
細數明年經濟形勢三大“不一樣” 2009-12-09
新時代講堂聚焦"後金融危機"時期經濟形勢 2009-11-18
航運指數強勢反彈 經濟形勢向好 2009-08-28
東北地區今年上半年經濟形勢分析報告 2009-07-24
 
頻道精選:
[財智頻道]天價奇石開價過億元 誰是價格推手?[財智頻道]存款返現赤裸裸 銀行攬存大戰白熱化
[思想頻道]楊濤:政府儲蓄合理規模是多少[思想頻道]左曉蕾:完善市場制度才是樓市調控之本
[讀書頻道]《五常學經濟》[讀書頻道]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