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思想頻道(2010版) >> 經濟理論
“十二五”農業農村發展任務更加艱巨
2010-05-28   作者:金輝 整理  來源:經濟參考報
 

文章索引

尹成傑:我國糧食安全面臨重大挑戰
蔣曉華:新階段扶貧開發難度加大
韓俊:農民工實現市民化需要解決的問題
張淑英:要有新的政策來拉動農民增收
袁崇法:我國還要走20到25年的快速城鎮化道路
[相關鏈結] 挑戰與選擇

  國家發改委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主任 袁崇法
  我國還要走20到25年的快速城鎮化道路

  我認為,今後城鎮化仍然處在一個快速發展期。從全世界各國城鎮化的歷史來看,英國經歷了120年,法國經歷了100年,德國了經歷了80年,美國經歷了40年,前蘇聯經歷了30年,日本經歷了30年,越是早期城鎮化的國家它時間拖延得越長,越是後期速度越快,這跟整個的世界發展水平和技術水平,工業化的新的時代是有關係的。按照國際城鎮化規律,城鎮化率在30%後開始加速,達到70%後趨於平緩。我國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才加快城鎮化的步伐,即便是現在到了將近46%的程度,到70%還有一段距離,所以我的判斷是今後還有20到25年的快速城鎮化時期。
  現代意義的城鎮化不能簡單理解為工業化。而是越來越體現了人們對現代生活方式的追求,人們提高生活質量所需要的服務,從這個意義上來講,在工業化達到一定比例以後,城鎮化的比例,甚至城鎮化的形態將更多受收入水平的影響。
  下階段城鎮化的主角將是那些適宜農民進城的城市圈非中心區及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定居追求的是最合理的公共服務的收益目標,而大城市門檻過多。所以這兩者有差別,就是即便我們能夠順利地解決相當一部分農民工的進城定居問題,那麼這種定居也並不意味着能夠消除流動這種現象,他依然會存在着兩地分居,就業跟居住不同地的流動狀態,當然這是屬於城鎮和城鎮之間的流動。
  從目前城鎮化以及今後的都市圈城市群來看,城市網絡將會形成中國城鎮化的一個基本的格局,所謂的都市圈就城市與城市之間,公共服務與公共服務之間的&&更加緊密,所以城市群是各種各樣的城市形成一種分工合作的體系,還有一種城市網絡,我認為像在中西部地區,以縣域的中心城鎮之間形成一個很好的城鎮網絡,這可能是今後的中國城鎮化的一個基本格局。

123456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膠州農發行積極支持新農村建設 2010-06-25
農村金融要防盲目發展 2010-06-22
湖北68萬農村老人領取養老金 2010-06-11
空調大戰在即農村市場先熱 2010-06-08
沃爾瑪挺進印度農村 2010-06-04
 
頻道精選:
[財智頻道]天價奇石開價過億元 誰是價格推手?[財智頻道]存款返現赤裸裸 銀行攬存大戰白熱化
[思想頻道]全球若觸發第三次大蕭條,誰之過?[思想頻道]用正確福利制度改變收入分佈失衡局面
[讀書頻道]《五常學經濟》[讀書頻道]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