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思想頻道 >> 言論
信貸資産證券化將迎來發展新機遇
2010-04-15   作者:史晨昱  來源:上海證券報
 
  股指期貨的推出,為中國資本市場的産品創新,拓展了一個新空間。而金融創新的另一個陣地,信貸資産證券化市場,也亟待獲得政策層面的鼓勵和支持。

  信貸資産證券化迎來新的發展機遇

  從以往信貸資産證券化的實踐看,容易受宏觀經濟形勢左右。2008年上半年,面對通脹壓力和經濟過熱的風險,決策層不斷通過公開市場操作、存款準備金率上調等一系列宏觀調控“組合拳”加大對流動性的回籠力度,並對銀行實行信貸額度管理。在流動性趨緊跡象下,將信貸資産進行證券化運作不失為解決流動性的一種選擇,商業銀行參與信貸資産證券化的熱情明顯高漲。
  2008年上半年,資産支持證券發行規模已接近2007年全年水平。但到了2008年下半年,受美國次級抵押貸款市場危機所帶來的“蝴蝶效應”影響,以及信貸規模因拉動內需方案而放鬆,國內資産證券化發行環境不利,商業銀行資産證券化的熱情也有所消減。到2009年,全年信貸資産證券化市場完全停滯,沒有發行一單産品。
  這段市場變化實際上折射出中國信貸資産證券化市場發展路徑的一大悖論:在信貸規模緊縮狀況下銀行尚有證券化動機,以期獲得新的流動性,增加信貸彈性;但在寬鬆的貨幣信貸政策下,銀行面對的將是貸款有效需求不足與資金供應相對過剩的矛盾,通過證券化釋放的流動性再次投入安全優質的貸款類資産的難度較大,銀行對作為其主要利潤來源的優質貸款類資産有較強的惜售心理。因此,從這個意義上講,今年,信貸資産證券化無疑會獲得新的市場推動力。
  首先,貨幣政策持續緊縮的概率增大。2010年監管層定下7.5萬億的信貸目標,受此限制,貸款額度無疑是信貸投放最主要的制約因素,信貸供給將遠低於需求。
  其次,2009年天量信貸過後,推行貸款證券化不失為穩定資本充足率的一個選擇。根據工商銀行的測算,工、中、建、交國有上市四大行在今後5年內風險權重貸款將增加15萬億,按監管部門的不低於11.5%的資本充足率要求,5年共需增加資本佔用1.73萬億。再以四大行2009年凈利潤3500余億為基礎,今後5年平均增長12%計,5年內可實現凈利潤2.5萬億元,如按50%利潤留成作為內生性資本補充,則5年內共計還有資本缺口約4800億。商業銀行通過資産證券化,將貸款標準化、等份化後轉讓給投資者是解決這個問題的一個有效方式。
  再次,證券化是滿足創新需求最合適的突破口。在以投資拉動經濟增長的整體氛圍中,除了突飛猛進的銀行信貸市場外,債券市場作為另一條融資渠道,其重要性已日益凸現。2009年債券市場圍繞發債主體、工具品種等方面進行了一系列引人注目的創新舉措。
  2010年市場創新的啟動,將貫穿於全年。而證券化是最主要的手段和工具。其一,資産支持票據(ABCP)將是最大創新亮點。資産支持商業票據(ABCP)屬於資産證券化的範疇,是發債人以各種應收賬款、分期付款等資産為抵押,發行的一種商業票據。其二,房地産投資信託(REITs)的試點窗口將開啟。REITs屬於不動産證券化中的一種,即房地産企業將其旗下商業物業資産(如辦公樓、購物中心、公寓、産權酒店甚至倉庫等不動産)打包上市,向投資者發行信託單位或股票,並以物業資産的租金等收益為來源,定期向投資者派發紅利,由專業的基金管理公司或投資機構經營管理。作為房地産資産證券化手段,REITs已被業內期盼多年。政策面的信號已經非常清晰,就是鼓勵進行試點。2010年由央行牽頭制定的REITs基金試點管理辦法有望&&,並在銀行間市場完成首發。包括債權型、股權型和混合型等多種模式的後續産品將分批推出。

123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銀行流動性吃緊 欲求助資産證券化 2010-07-01
工行行長楊凱生:“正在研究”資産證券化 2010-05-24
牛錫明:交通銀行願成資産證券化先行試點 2010-03-20
信貸資産證券化或將走出尷尬境地 2009-12-14
資産證券化的機遇 2009-05-14
 
頻道精選:
[財智頻道]天價奇石開價過億元 誰是價格推手?[財智頻道]存款返現赤裸裸 銀行攬存大戰白熱化
[思想頻道]全球若觸發第三次大蕭條,誰之過?[思想頻道]用正確福利制度改變收入分佈失衡局面
[讀書頻道]《五常學經濟》[讀書頻道]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