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兩會期間的國家發改委主任張平先生披露,四萬億投資沒有一分錢流入到“兩高一資”産能過剩的行業,也沒有一分錢流入股市、樓市。無獨有偶,3月4日,中國銀監會主席劉明康在參加政協經濟組、農業組聯組會議前&&,我國信貸資金流入股市樓市的現象並不嚴重,銀監會一直在嚴查此事。
一分錢也不流入股市樓市,此話説得過於絕對,也許國家發改委的項目審核中堅持不流入股市樓市,但在後期執行過程中,誰能保證一分錢也不進入股市樓市?
大炮任志強首先提出質疑。華遠地産董事長任志強“炮轟”這一説法,稱發改委這是在對房價的變化“推卸責任”。任志強稱,沒有直接進入不等於沒有間接進入,“4萬億投資中不徵地、不拆遷、不擴大房屋需求嗎?不直接進入不等於不影響房價”,“天價土地”推動二手房價格暴漲、支撐一手房價格上升已成為一種路徑。此説得到多名地産從業者及專家的附議,認為發改委稱沒有一分錢流入樓市的説法太絕對,缺乏嚴謹性。
從宏觀上來説,2009年鉅額信貸和天量流動性是房地産市場上升的動力,貨幣推動資産泡沫上漲,從年末有一線城市投資客比例達到80%,可以看出房地産與信貸泡沫相互激蕩的程度。
間接進入房地産數不勝數。一些大型企業輕鬆獲得貸款,因此改變原有資金用途進入房地産領域。有數據稱,在2009年各地産生的90多個地王中,央企佔了60個左右。在目前國資委管轄的128家央企中,除了保利、遠洋、華潤等16家以地産為主業的央企在名正言順的拿地外,更有多達80多家來自鋼鐵、冶金、醫藥、農業、糧油、化工等行業,都在2009年以不同的方式加入到拿地大軍的行列,並越演越烈。間接進入房地産還包括進入信託,通過信託資金進入房地産,等等辦法。
不僅企業,個人消費信貸也有漏洞可鑽。如2009年第4季度,深圳銀監局對部分銀行分支機構的個人消費貸款業務進行暗訪和檢查,並對9家銀行的信貸資金流向進行了抽查。此次檢查的930筆共16.29億元貸款中,有21筆共1340萬元信貸資金直接或間接流入股市,分別佔被查筆數的2.26%和被查金額的0.82%。廣發行深圳分行、浦發銀行深圳分行和深圳農村商業銀行等7家銀行涉及的違規。雖然絕對數額不大,但問題不容小視。
為了縮減信貸增量,通過銀信合作、銀行間互相推銷信貸類理財産品瞞天過海,年末被銀監會喊停。
正因為漏洞層出不窮,房地産泡沫高漲。銀監會在去年年末下猛藥整治。根據銀監會主席劉明康先生發表在最新一期《求是》雜誌上的文章指出,針對2009年下半年股市、樓市回暖後,信貸資金被違規挪用進入股市、樓市增多現象,也多次進行風險提示,並安排專項檢查,加大了糾正和處罰力度。銀監會的殺手锏是在目前股市樓市2009年制定了《固定資産貸款管理暫行辦法》等政策措施,以“實貸實付”取代“實貸實存”,按項目進度付款,以確保信貸資金流向實體經濟,真正用於滿足客戶的生産建設、服務運營或消費需求。這對從根本上規範信貸資金使用、確保信貸資金安全和保護廣大金融消費者權益具有標誌性意義。
去年天量信貸推出迅猛,難免監管上挂一漏萬,出現房地産泡沫、出現央企地王是正常現象,不出現才不正常。公平地説,到去年下半年銀監會、發改委已經意識到泡沫的嚴重性,開始逐步採取某些收縮措施,而&&的政策也較為到位,尤其是銀監會對於銀行的約束十分有力。
讓人想不通的是,一些重要部門為什麼要強調沒有一分錢進入股市樓市,把自己放在火上烤,顯示自己不誠實的品性呢?事實上,從現在&&措施的及時和有效來看,有關方面非常清楚漏洞何在,也清楚如何堵漏,與國家統計局一樣,他們需要的只是尊重公眾的智商,以及對政績的平常之心。
現在民間要求有關部門公布4萬億的明細帳的呼聲很高,迄未獲得有關部門的首肯。實際上,為了今後宏觀調控效率更高,不待民間呼籲,有關部門有必要主動公布帳本,這是公共財經的題中應有之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