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思想頻道 >> 專欄 >> 謝國忠
退出政策將帶來滯脹
2010-01-27   作者:謝國忠  來源:經濟參考報
 

 
  謝國忠

    在全球經濟剛剛走出衰退時,通脹以及資産泡沫又成為經濟增長的阻礙,在政策刺激“退出”呼聲逐漸升高之際,我認為貨幣刺激政策原本就不是帶動經濟增長的良方,而退出效應將給經濟帶來滯脹風險。
  中國實行寬鬆的貨幣政策帶來的通脹風險,將在今後一段時間逐漸顯現,而在目前泡沫初顯的情況下,投入更多資源被用於製造更多泡沫,預計未來經濟前景並不樂觀。
  去年中國的名義GDP和M2之間存在23個百分點的差距,這為通脹累積了相當大的能量。而目前不斷流入的大量貨幣在房地産市場不斷推高房價。資金流入的驅動力來自兩個方面,一是認為人民幣會升值,二是認為中國資産價格只漲不跌。前者造成了資本跨境流動,推動了去年中國外匯儲備高增長。後者則推動了國內資本流動。
  數據顯示,去年新房銷售額同比增長了75%,超過全年實際GDP的14%。投機者紛紛豪賭人民幣升值以及資産價格上揚,中國經濟在投機者短暫的狂歡中獲得了發展。我預計,2012年美聯儲將被迫快速提高利率,屆時投機行為將不以為續。
  央行將存款準備金率提高了0.5個百分點,可視為邁出了其緊縮政策中的關鍵的一步,但這對於有着67%貸存比的銀行的貸款能力並沒有太大的影響,僅屬於“心理戰”的範疇,利率還應提高3個百分點以有效抑制通脹。他指出,整個金融系統缺乏的是資本,並不是流動性。如果提高對銀行資本充足率的要求,對改善整個金融系統來説更加有效。
  由於發達經濟體將繼續面臨高失業率和資産縮水的挑戰,其需求將持續萎靡不振,預計中國出口在未來5年中將以平均為個位數的速度增長。此外,中國需要縮小投資規模,增加消費在GDP中的比重,以抵消出口放緩的影響。另外,目前鉅額資本正被重新分配,開始從製造業向房地産業傾斜,這將大幅削減未來生産率的增長速度。由於房地産並不能提高生産率,預計未來幾年中國的全要素生産率的增速將僅為2%。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李稻葵:中國已在很多領域實施退出政策 2010-04-14
[博客]退出政策將帶來滯脹 2010-01-27
美實施退出政策還需過三關 第一關是數據 2010-01-07
退出政策實現之前A股牛市難改 2009-11-19
 
頻道精選:
[財智頻道]天價奇石開價過億元 誰是價格推手?[財智頻道]存款返現赤裸裸 銀行攬存大戰白熱化
[思想頻道]2010年國際金融市場觀察與預期[思想頻道]“競爭格局已成”是在粉飾壟斷
[讀書頻道]《五常學經濟》[讀書頻道]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