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財智頻道 >> 銀行保險
貨不對板銀保産品飽受質疑?
2010-09-02   作者:  來源:南方都市報
 

    近一兩年,保險公司與銀行機構強強聯合推出銀行保險成為金融界的一股潮流。銀行高密度網點和高端優質客戶深得保險業的青睞,而保險業的交納保費渠道以及非常龐大、穩定的客戶群是銀行業最為看重的資源,因此發行銀保産品在雙方看來是取得雙贏的途徑。不過最近有市民反映,在銀行購買了一些保險産品後總覺得貨不對板,有時候甚至跟銷售人員所説的大相徑庭。有保險專家&&,銀保産品在國內還剛剛起步,無論是手續流程還是産品內容、售後服務都存在着需要改進的地方,因此市民在購買前一定要親自仔細閱讀條款,防止造成經濟方面的損失。
    記者就市民這些問題諮詢過銀行金融理財方面的專家,他&&銀行保險産品屬於典型的理財險,如果分紅收益好的話,最後的收益可能與銀行定期利息差不多,但要特別注意的是,這類産品的分紅通常是不確定的,有可能到最後收益會低於銀行利息。有時候推銷人員説過了多少年後就可以拿回多少金錢,他們所説的拿回,很多時候都是按照中檔收益甚至高檔收益的預算表計算出來,有“畫大餅”的嫌疑。如果按照一般收益率來計算,存20年然後一次性拿回,收益通常不會超過80%。這位專家同時也&&銀保産品被投訴最多的一點就是售後服務。如果市民到保險公司購買相關産品,一般都有保險代理人跟進或者解決你之後提出的各類問題,但銀行保險一般是在銀行櫃&裏銷售,市民在銀行購買此類保險後,遇到問題基本上不知道應該找誰去諮詢或者投訴,這其實會很影響客戶購買的積極性。
  招商銀行相關負責人&&,如果市民想在銀行購買保險産品,除了聽銷售人員的介紹外,自己應該仔細閱讀裏面的各式條款。一般來説,銀保産品都會有猶豫期,大概10天,在這個期間內退保對客戶來説是沒有損失的。但如果購買後不按照合同的約定中途退保,那損失將會比較大,如果在三年內,基本上只有50%左右的保費可以退回,因此顧客在購買之前要考慮好自己的實際情況與需要,再作打算。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看清銀行産品與銀保産品 2010-08-19
保監會再次整頓銀保渠道 2010-08-09
銀保産品再現高息攬客陷阱 2010-07-28
北京農商行:首推專屬銀保品牌 2010-03-19
銀保合作助中小企業破解融資難題 2009-12-08
 
頻道精選:
[財智頻道]天價奇石開價過億元 誰是價格推手?[財智頻道]存款返現赤裸裸 銀行攬存大戰白熱化
[思想頻道]動蕩時代的世界經濟將走向何方[思想頻道]張五常:儲蓄與投資不是兩回事
[讀書頻道]《五常學經濟》[讀書頻道]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