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財智頻道 >> 收藏拍賣
天價茅&是個例 專業鑒定稀缺
2010-08-24   作者:  來源:北京商報
 

    近年來,茅&酒可謂炙手可熱的拍場寵兒。在本次北京歌德春拍中,一瓶1959年的茅&酒以103萬元“天價”拍出;而從去年6月登上北京榮寶的拍場後,3場拍賣中茅&酒最高成交價均在25萬元以上;在北京長風今年春拍增加的茅&酒拍賣中,也創出了新的高價。3家拍賣公司,5場茅&酒拍賣會,均100%成交。針對茅&酒拍賣市場的火熱,專家則&&,目前尚沒有專業的檢測機構鑒定老茅&酒的真假,在火熱的交易中亦要保持冷靜。

  茅&成拍場寵兒 場場100%成交

  “炒茅&&票不如直接炒茅&酒。”這句出自一位茅&酒囤貨經銷商的豪言,已經家喻戶曉。同時,各種紀錄也在不斷刷新,人們耳熟能詳的一句話就是:“茅&酒又漲價了。”隨着中秋節、國慶節臨近,作為佳節贈禮的茅&等高端白酒的價格一路飆升,最近幾天漲了30-50元。
  市場上茅&酒的漲價氣勢轟轟烈烈,拍賣場上茅&酒也成為了耀眼的明星。在今年北京歌德春拍“中國名酒專場”中,一瓶1959年“車輪牌”茅&酒以103萬元拍出,這也是迄今為止茅&酒在國內拍賣市場中創出的最高價。而這場包括茅&、五糧液、瀘州老窖等20多個品牌、近200瓶陳年老酒的“中國名酒專場”,也以478萬元的總成交額和百分百的成交率圓滿收場。此瓶“天價酒”出産於1959年1月,總重911克,去掉瓶重,凈含量約為400克,拍賣方給出的起拍價為12萬元。北京歌德拍賣有限公司中國名酒部經理任世玉&&,這瓶茅&酒保存完好,場上有多位買家競爭,但是他仍然把103萬元成交的茅&酒定義為“偶然性的結果”。
  相較於北京歌德春拍的“天價茅&”,率先試水茅&酒的北京榮寶拍賣則相對平穩一些。在去年的榮寶第64期藝術品拍賣會上,推出了6瓶陳年茅&酒,其中一瓶1959年出廠的茅&酒以28.56萬元成交,而此瓶茅&酒在當時也被稱為“天價”。而在這場拍賣中,其餘分別出廠於1984年、1985年、1986年、1987年和1988年的5瓶茅&酒,也以2萬-3萬元的價格成交。對此,榮寶拍賣的工作人員&&,這次茅&酒專場取得的效果遠遠超出預期,不少客戶都是專門衝這6瓶酒來的,那瓶1959年出廠的茅&酒能拍出28.56萬元,比預想高出一倍多。
  今年3月,北京榮寶第67期藝術品拍賣會上,一瓶1959年的茅&酒再次拍出25萬元的高價。剛剛結束的第68期四季拍賣會再推陳年茅&酒專場,32件拍品又一次全部成交。1960年五星牌的一瓶重793克、540毫升的茅&酒最後成交價為28萬元,成為這次茅&酒拍賣中的佼佼者。另有1972年的葵花牌和上世紀60年代末的五星牌茅&酒,也分別拍出了11萬元和10萬元的高價,其餘的成交價多在萬元以上。時隔一年,北京榮寶對於茅&酒25萬元這個價格不再吃驚。北京榮寶拍賣公司的總經理劉尚勇&&,上世紀50年代的茅&酒,應該在10萬-20多萬元之間。公司問了很多酒類藏家,大家均&&,這應該是白酒收藏界公認的價格。
  北京長風2010春季拍賣會上,“貴水琼漿——國酒茅&陳釀專場”推出了102瓶茅&酒,總成交496.72萬元,成交率也是100%。專拍包括從上世紀50年代到90年代不同品種的茅&酒,如外銷用的飛天茅&、葵花茅&、專供國宴的醬茅、國慶五十周年盛典茅&紀念酒等等,很多茅&酒都打破了目前的拍賣紀錄,如兩瓶上世紀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的葵花茅&酒,創造了葵花茅&酒的最高拍賣成交紀錄。
  時值秋拍徵集中,先後涉入茅&酒拍賣的北京榮寶、北京歌德、北京長風均&&,將繼續開展茅&酒拍賣;也有其他拍賣公司&&,要加入其中。例如,北京中拍國際就&&,在秋拍時將增加中國名酒拍賣,包括陳年茅&、五糧液、瀘州老窖等老牌中國名酒和生産於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地方品牌名酒。

  品牌凸顯茅&競爭優勢 拍賣價格體系正在摸索

  提起茅&酒,其“國酒”的定位已深入人心。雖然前幾日有消息稱“對於已經用了半個世紀的‘國酒’稱號,其實並沒有拿到官方‘許可證’。”但此事並沒有動搖茅&酒在行業中的地位。中國收藏家協會煙酒茶藝收藏委員會主任錢憲順介紹説,茅&酒1915年在巴拿馬萬國博覽會上榮獲獎章、獎狀,被譽為“世界名酒”。開國大典當晚的“開國第一宴”主酒為茅&酒,它深得國家第一代領導人的喜愛。從此,茅&酒逐漸成為規格最高、彰顯高貴的國宴酒、外交禮儀酒,而且成為中國民間彌足珍貴的上乘佳品。從1952年第一屆全國評酒會上評選出的4個國家級名酒(貴州茅&酒、山西汾酒、四川瀘州老窖、陜西西鳳酒)、1963年第二屆評出的八大名酒(五糧液、古井貢酒、瀘州老窖特曲、全興大曲酒、茅&酒、西鳳酒、汾酒、董酒),到以後的十三大名酒、十七大名酒……歷屆全國評酒會,茅&酒均被評為國家名酒,茅&酒的地位無法撼動。地位越高價值越高,升值空間也越大。“1959年的茅&酒在當時4元一瓶,那時工人的工資每月才20-60元。我是1954年參加工作,一個月只有32.5元,也算是比較高的工資了,可我一個月的伙食費才9元。4元相當於貧困戶一個月的生活費,在那時茅&酒也是奢侈品。”錢憲順説。
  早在去年榮寶拍賣茅&酒時,就稱1959年的茅&酒“國內罕見”,但是它已經3次登上拍賣場不斷刷新紀錄。歌德拍賣&&,根據《茅&酒廠誌》記載,1959年、1960年的茅&産量確實比前後2-3年多,但是存世量就不好説了。
  “我見過1957年的茅&酒,但是人家不賣。也聽人説過1949年剛解放的時候,部隊從茅&酒廠拿過一些酒用於開國大典,有人手裏存有一瓶1949年的酒。茅&公司的董事長看過一眼之後就再也沒見着,不知道這酒去哪了。”劉尚勇説。提起秋拍時茅&酒可否尋到更老的拍品時,他很無奈地説:“太難。”“但是榮寶會繼續堅持做茅&酒拍賣,暫時不會考慮其他名酒。茅&酒是中國白酒的標誌,而且作為收藏酒的白酒沒有一個價值體系,藏家不知道各個年份的酒值多少錢,我們想通過一種酒把白酒的收藏價值體系建立起來,這樣人們對它的價值也就清楚了。”他&&。
  對於茅&酒的價值,任世玉抱有樂觀態度:“國內名酒的收藏起步較晚,相比洋酒而言,價格較低,增值潛力大。白酒從文化角度來説更符合國人的收藏喜好。”

  檢測標準有待建立 茅&收藏仍需理智

  對於茅&酒真假的鑒定,各個拍賣公司都&&,他們的鑒定人員都是老酒的專業藏家。“榮寶茅&酒拍賣背後有一批白酒收藏家為上拍的茅&酒把關,他們喜歡喝白酒,都是從實踐中得到的經驗,對於茅&酒的發展歷程了解得非常透徹,對於民間的造假同樣也很清楚。我們跟茅&酒廠&&過,對方&&確實不能做這個鑒定,但是他們也比較認可民間鑒定。”劉尚勇説。
  現在拍賣公司多采用的鑒定方法主要是看外在的包裝。從它的包裝、印刷、排字、圖案、用紙、封口工藝等方面來鑒定。他説:“他們看的都是外在。廠家認可包裝,但是沒有化學實驗,沒有測量手段。可以測量裏面是酒,但是測不出是哪個年份的酒,很難説是不是茅&酒。國家也是看裏面的酒精含量,其他的沒有。”
  “以假亂真比真還真,而且茅&酒的瓶子都貴,一個可以賣到100元。也有人拿酒來讓我&&鑒定,我都回絕了,我鑒定不了,國家有關方面也鑒定不了。陶瓷玉器錢幣有儀器鑒定哪個朝代,酒不行。一沒有檢測單位,二沒有檢測標準。沒有一個檢測單位有規定哪年的酒應該什麼樣,茅&酒廠不會做這件事,它也沒標準。這個標準暫時制定不出來。”錢憲順説,“我還是中國酒類流通協會的副秘書長。協會也找一些人探討這件事,但是很難,但以後會有這方面的標準的。”
  他還&&,現在拍賣場上拍到多高價格,都不是茅&酒廠拿出的酒,而是民間人士拿出來的,是否50年前買的酒誰也説不清楚,感興趣的人們還是理智一些。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財經漫畫]炒茅&酒 2010-08-17
“囤茅&好過炒樓”是危險信號 2010-08-16
汾酒、茅&到底誰在説謊? 2010-06-23
旱區茅&未漲 非旱區古井貢喊漲 2010-04-02
茅&漲價恐給洋酒讓市場 2009-12-08
 
頻道精選:
[財智頻道]天價奇石開價過億元 誰是價格推手?[財智頻道]存款返現赤裸裸 銀行攬存大戰白熱化
[思想頻道]三論通貨膨脹是生産力現象[思想頻道]查處閒置用地不會解決房價問題
[讀書頻道]《五常學經濟》[讀書頻道]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