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財智頻道 >> 銀行保險
騙貸案考問銀行風險內控機制
2010-08-24   作者:  來源:北京商報
 

    客戶發現自己徵信記錄中多出的一筆房貸,最終成為一起涉案金額高達7.08億元驚天騙貸案的導火索。昨日,北京銀行(601169,股吧)業有史以來最大一起騙貸案開庭審理,北京華鼎信用擔保公司董事長胡毅和北京農村商業銀行(以下簡稱“農商行”)8名涉案人員一同受審。
    明明符合房貸7折優惠利率申請條件,卻屢遭到貸款銀行拒絕。去年5月,購房者朱某對外公布了自己的遭遇。在查詢個人信用報告後,朱某發現自己的名下竟莫名其妙地多出一套房貸,金額高達188萬元。雖然這筆貸款一直在正常還貸,但這筆貸款直接導致了朱某無法享受房貸優惠利率,而且為其帶來了極大的信用風險。而這筆188萬元貸款的辦理銀行——農商行對此&&“存在差錯”並“已做更改”,其餘問題只稱還在核實中。
  後經警方調查,朱某名下第二套房貸所涉及的樓盤和開發商純屬虛構,已涉嫌詐騙。調查結果顯示,胡毅正是這場驚天騙局的始作俑者,而農商行的8名工作人員充當了“幫兇”的角色。胡毅向農商行的8名工作人員行賄近千萬元,並編造假二手房交易手續,購買小企業註冊手續,從農商行商務中心區支行及大郊亭和十八里店支行瘋狂騙貸。與此同時,收受賄賂的銀行高管為騙子騙貸大開綠燈,短短三年時間,農商行就被騙出了7.08億元貸款,至今仍有一半左右沒有追回。由於被告人眾多、案情複雜,法院將連審五天。
  事實上,胡毅騙貸的方法簡單而拙劣,主要是騙取個人住房按揭貸款,有時就拿假身份證,有時篡改房産證,後期甚至從中介公司買來購房者的信息,改了名字後直接給銀行。銀行審查後發放貸款,然後胡毅將錢套現。
  騙術的屢屢得逞,恰恰反映了某些商業銀行信貸部門內部審批程序的管理疏漏。一位銀行業內部人士指出,商業銀行的房屋按揭貸款審批有嚴格的業務流程,其中的面簽環節要求放貸員必須與房屋買賣雙方見面,查實之後才可放貸。
  但涉案的農商行管理人員以督促下級銀行開展房貸業務為名,一再催促銀行盡快向胡毅放貸,所以華鼎公司的按揭業務竟然可以做到免面簽;甚至還派銀行員工上門提供“房貸服務”,數億虛假貸款的發放暢行無阻。
  “大家知道胡毅是上級行領導認識的關係戶,貸款審查就不是那麼嚴格了。其實只要放貸員一個電話,就能發現二手房交易的買賣雙方其實都是假的。”此案公訴人&&。
  “這一案件應作為銀行業集體的教訓,而這種銀行內部人士串通外部人士作案的情況,已經將公眾的注意力引向銀行內部風險控制存疏漏上來。”對此,中央財經大學中國銀行業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他同時稱,雖然銀監會近年來不斷加強對銀行內部信貸流程的風險控制力度,但個別銀行仍存有僥倖心理。“一些與信貸業務關聯度很高的人員為了自身利益,不惜冒險放貸給還款能力不足的人。一旦貸款出現壞賬,銀行、股東以及普通客戶的利益都會受到影響。”郭田勇稱。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緊縮環境下金融詐騙盯上中小企業融資 2010-08-06
信用卡詐騙凸顯銀行監管漏洞 2010-08-06
新型信用卡詐騙案凸顯銀行監管漏洞 2010-08-06
信用卡詐騙凸顯銀行監管漏洞 2010-08-06
騙租騙購保障房該不該算詐騙罪 2010-08-02
 
頻道精選:
[財智頻道]天價奇石開價過億元 誰是價格推手?[財智頻道]存款返現赤裸裸 銀行攬存大戰白熱化
[思想頻道]三論通貨膨脹是生産力現象[思想頻道]查處閒置用地不會解決房價問題
[讀書頻道]《五常學經濟》[讀書頻道]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