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銀信合作被口頭叫停1個月後重新開閘,發行數據顯示,信貸類理財産品的發行數量依舊平緩。 同時,中國信託業協會近期發布的信託行業上半年主要業務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信託公司經營收入達96.28億元,實現利潤總額65.47億元。值得注意的是,信託業務收入53.86億元,佔總利潤的55.93%,成為信託公司主要利潤來源。
某信託公司相關人士向記者&&,監管層下發包括《關於規範銀信理財合作業務有關事項的通知》等多個政策,引導信託公司加強自主管理能力,這也帶動了信託公司投資管理類業務份額佔比的增長。
新增信貸類産品均短於1年
普益財富監測數據顯示,上周(8月13日至8月19日),29家銀行共發行149款人民幣理財産品,市場佔比為83.71%。其中人民幣債券和貨幣市場類理財産品58款,參與銀行與發行款數均較上上周有一定回落。信貸類理財産品23款,與上上周持平。值得注意的是,上上周銀信合作仍處於監管層的口頭叫停狀態。 記者了解到,銀信合作被口頭叫停1個月後重新開閘,其理財業務基本上也得到了恢復。但數據顯示,信貸類理財産品的發行數量依舊平緩。 普益財富信託業研究員趙楊在接受採訪時指出,銀監會雖然重新啟動銀信合作業務,但各銀行卻沒有立刻啟動信貸類理財産品的發行。 由於信託公司通道類業務被禁止等限制,銀行需要嘗試新的合作方式,發行符合規定的信貸類理財産品。 普益財富研究報告指出,雖然新規意味着信貸類理財産品未來可能將以1年期以上産品為主,但是最近發行的産品可能仍為前期已報批的,故而期限均在1年以下。 其中,3個月及其以下期限産品16款,3個月至6個月(含)期産品3款,6個月至1年(含)期産品4款,本週沒有1年期以上信貸類産品發行。
自主管理見成效
數據還顯示,今年上半年信託公司各項業務收入中,利息收入11.36億元,佔總收入的11.8%;投資收入餘額30.76億元,佔總收入的31.95%。截至6月末,信託資産規模達2.92萬億元。 具體來説,按照來源劃分,集合資金信託餘額3499.58億元,佔12%;單一資金信託餘額2.43萬億元,佔83.27%;管理財産信託餘額1376.87億元,佔4.72%;按功能劃分,融資類信託餘額1.86萬億元,佔63.77%;投資類餘額5050.45億元,佔17.32%;事務管理類餘額5512.44億元,佔18.91%。 “銀信合作業務從此前的轟轟烈烈到7月份的緊急叫停,再到目前的重新開放,其實監管部門的用意在於使銀信合作向規範的方向發展,強調的是信託公司在和銀行合作中的自主性和自主管理能力。”上述信託公司人士指出。 數據顯示,在資金信託中,按運用方式劃分,貸款、長期股權投資和可供出售及持有至到期投資三種資金運用方式名列前茅,餘額分別為1.74萬億元、3309.48億元和2672.20億元,所佔比例分別為62.64%、11.92%和9.62%,合計佔比84.18%。其餘依次為交易性金融資産投資、存放同業、買入返售、租賃等。 按照資金投向劃分,主要投向基礎産業、工商企業和其他行業,餘額分別為1.06萬億元、5191.22億元和5026.32億元,佔比分別為38.29%、18.69%和18.10%,合計佔比75.08%,其餘依次為房地産、金融機構等。 另外,投資於證券市場的信託計劃,45.24%是與私募基金合作,絕大部分投資於二級市場或進行組合投資,兩種方式分別佔到證券投資信託總額的41.56%和52.97%,合計94.53%,其餘投向一級市場或基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