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財智頻道 >> 收藏拍賣
假紅木身價追真紅木
2010-08-19   作者:  來源:海峽導報
 

    近來,紅木廣場、紅木一條街、紅木專賣店在廈門出現得越來越多,高貴的紅木,似乎正越來越多地進入尋常百姓家中。
  但業內人士提醒,紅木種類、産地繁多,要小心辨別。而且一些類似紅木的木料,在名稱上傍上 “檀”、“梨”等字眼,以假亂真,身價直追真正的紅木。

  紅木收藏掀熱潮

  彭建楚是個紅木收藏發燒友,也是福建省收藏家協會廈門分會傢具專業委員會主任。
    “比起十多年前來,現在玩紅木的熱鬧多了。”彭建楚告訴記者,正是看到這麼多人喜好上紅木,他也就將收藏延伸到了買賣,在穆厝紅木一條街新開了一家紅木傢具公司。
  這只是紅木市場的一個縮影。而在不少業內人士看來,現在可算是繼宋、明、清乾隆、民國初之後的第五波紅木收藏熱潮。

  “綽號”繁多 以假亂真

  市場紅火的同時,一些不良商家設下陷阱,做起挂羊頭賣狗肉的生意。其中,産地的區別是消費者容易陷入的誤區之一。
  在彭建楚的藏品中,有一件紅木根雕藝術品。即使有20多年的紅木收藏經驗,但他還是不敢斷言這件作品的材質究竟是小葉紫檀還是大葉紫檀。“用肉眼幾乎沒辦法判斷。”彭建楚告訴記者,如果是小葉紫檀,那件藝術品值四五十萬元,而如果是大葉紫檀,也就七八千元。
  記者了解到,傳統意義上的紅木,除了中國本土出産外,還來自印度、馬來西亞、印尼等周邊地區。而現在,很多木料都産於歐洲、非洲,這些木料雖然與中國傳統的紅木木種一樣,但在質量、結構、時間上差別很大,價格也就不可同日而語。
  另據一位商家透露,有些木料看起來類似紅木,於是,有些商家就在取名上下了工夫。比如,紅鐵木豆,常常被喊成紅檀、小葉紅檀,德國、非洲一帶産的黑酸枝則用黑檀、烏木、黑紫檀等代稱,各種名目不一而足。由於這些木材沒有統一的國家標準,消費者想維權都很難。
  “紅檀、黑檀之類的稱謂,都屬於不規範名稱。”彭建楚介紹説,在國家標準規定中,只有8類商品才可稱紅木,即紫檀木類、花梨木類、香枝木類、黑酸枝類、紅酸枝木類、烏木類、條紋烏木類和雞翅木類。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總價值逾十億紅木傢具即將拍賣 2010-07-21
紅木傢具:天價背後的潛規則 2010-06-18
廣東紅木傢具再度升溫 2009-08-21
世界最貴紅木傢具亮相價格近4000萬 2009-06-08
紅木傢具:天價炒作引發地價回歸 2009-05-08
 
頻道精選:
[財智頻道]天價奇石開價過億元 誰是價格推手?[財智頻道]存款返現赤裸裸 銀行攬存大戰白熱化
[思想頻道]壟斷行業收入分配改革的理論廓清[思想頻道]中國品牌的追求不能急於求成
[讀書頻道]《五常學經濟》[讀書頻道]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