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6月7日滬鋅探底13480一線以來,截至目前已上漲兩月有餘,七月中旬以後多頭更是發力上攻,滬鋅一路上行,漲幅超過30%。由於前期金屬的超跌,近期宏觀經濟走向的日益趨穩,本輪金屬市場的整體反彈已在意料之中。最近鋅表現搶眼,成交量迅速放大,除了宏觀經濟的提振,鋅自身的基本面也相對良好,其中較為主要的影響因素有以下幾方面。
産能過剩方面已有所改善
根據調查,上半年國外主要精鋅的生産公司産量和盈利水平較去年同期大多有明顯提升。在産量有所增長的情況下,消費情況較去年也有較為明顯的改善,過剩壓力有所減小。根據國際鉛鋅研究小組(ILZSG)公布的最新月度報告顯示,今年1-5月全球精煉鋅市場供應過剩20.9萬噸,低於去年同期26萬噸的過剩量。 國內鋅産量增幅放緩,鋅精礦和礦砂進口量下降。今年5月份以來冶煉廠由於價格回調有部分減産,加之國家實施的産能調控政策的影響,6月份全國産量環比下滑。與此同時,今年以來中國鋅精礦和礦砂進口量呈下降趨勢。據海關統計,6月份進口21.4萬噸,比5月份減少1萬噸。
消費淡季庫存卻仍有小幅回落
從7月份開始,國際市場已經逐步進入夏休階段,終端需求有所萎縮,有調查顯示當前貿易商和終端用戶的庫存相對充足,因此大部分買家並不急於採購,主要以觀望為主。國內市場雖然終端需求情況也並不景氣,但是淡季中交易所庫存卻有所下降,在5月份庫存大增之後,LME庫存在6月有所回落,7月份小幅增加。上海期貨交易所5月底庫存報29萬噸,但6、7月份連續兩個月回落,6月份單月減少了近4萬噸,7月底庫存報24.3萬噸,比6月底庫存再減少了1.24萬噸。因此,SHFE庫存的下滑抵消了LME庫存的上漲,全球交易所庫存整體緩慢回落。淡季中庫存壓力的下降給了鋅價格走高的動力。
消費商態度謹慎,現貨表現遜色於期貨
鋅的基本面在金屬當中相對較好,所以在前期價格超跌之後也越發吸引投機資金的關注,但從現貨市場來看,活躍度並不如期貨高,下游消費商態度較為謹慎,市場成交情況與期貨市場相比遜色許多。另外,近期産量下降的原因是冶煉廠的減産,但減産多為檢修性減産,通常有一定的期限,減産有原料緊張的原因,也有價格低迷的原因,在檢修完成之後便會恢復生産。 綜上,由於投資性需求在滬鋅此輪上漲行情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若無實體需求的支撐,反彈的高度和持續時間並不太樂觀。雖然LME鋅價已經突破2000美元,但近期市場在連續的拉漲之後已經有調整的需求,三季度國際市場鋅價有振蕩走低的趨勢,並在1700—2000美元之間波動。而國內鋅價將回歸到被動跟隨外盤鋅價的行情中來,三季度大部分時間或將處於14000—16000元/噸之間波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