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財智頻道 >> 文化品味
經濟危機下 雜誌將何去何從
2010-08-16   作者:盧濤 韓巍  來源:新視線
 

    1731年,當Edward Cave在倫敦第一次用“magazine”之名出版了印刷品的時候,很難想象到如今怎樣定義這種叫“雜誌”的東西?從《紐約客》老舊氣息的淡定到《Raygun》採用dingbat字體的嘲諷,從立體塑封的《Volume》到《Wired》的iPad App下載,無不説明這種定義企圖的局限性。如雜誌觀察者 Jeremy Lesilie所言,我們每每處在一種新技術帶來的興奮之時,任何的貿然判斷都顯得為時過早。
    在經濟衰退時,最先倒掉的會是什麼樣的雜誌?
    答案既不是消費類雜誌,也不是明星八卦類雜誌,在這場金融危機中,最先倒掉的是那些人們印象中財大氣粗,錢多得沒處花的雜誌,是那些互聯網、商業金融類雜誌。最會燒錢的雜誌也是最現實的雜誌,當投資沒有回報反而如黑洞般不斷要求追加投入時,現金為王的思想還是蓋過了出版偉大刊物的理想。
    2007年底,時代華納集團決定將《Business2.0》停刊可以説是個預警信號,連最會燒錢的互聯網企業雜誌都停刊了,蕭條蔓延到其他雜誌的時間不遠了。可很少有人能想到這場金融危機竟然可以讓雜誌業元氣大傷。在次貸危機引發的全球金融危機中,雜誌出版行業損失慘重。最讓人大跌眼鏡的事情是2009年4月康泰納仕決定停刊《Portfolio》雜誌,這本雜誌創刊時,不少傳媒界人在談論這本雜誌未來時都信心滿滿,人們都認為假以時日,這本財大氣粗的綜合財經刊物將會與《商業周刊》、《財富》、《福布斯》一樣,成為美國商業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本雜誌。2007年雜誌創刊第三期廣告頁碼就飆到了121頁,而2009年4月號的《Portfolio》總共只有106頁,這本投資上億美元打造的雜誌航母竟然撐了不到兩年時間就宣布停刊。《Portfolio》的倒掉無疑給還想進軍雜誌業的投資人好好上了一課。從內容上分析,《Portfolio》從主編到記者大都出自《華爾街日報》、《財富》等知名刊物,為雜誌撰稿的也包括《説謊者的撲克牌》的邁克爾劉易斯等財經界金牌作家,而在發行上誰會懷疑作為《Vogue》、《New Yorker》、《Self》、《Wired》、《Vanity Fair》等雜誌東家康泰納仕集團的實力呢?從內容到營銷到發行,如果連出版大鱷康泰納仕都賠錢,那些手握現金心懷新聞理想的投資人自然也得好好掂量下自身的分量與渴望的決心。
    2009年的悲慘故事還沒有結束。《Portfolio》屍骨未寒,5月赫夫納的《花花公子》雜誌也尋求脫手,9月紐約時裝周前一週,《時代》雜誌決定停刊隨刊寄送的《Style & Design》季刊,一本擁有百萬發行量的刊物就這樣停刊。一個月後,更驚人的消息是康泰納仕一口氣倒閉了旗下四本刊物(美食類雜誌《Gourmet》,育兒類雜誌《Cookie》,兩本新娘雜誌《Elegant Bride》和《Modern Bride》),裁員180人。此次康泰納仕關閉美食雜誌《Gourmet》引發的震動最大,這本1941年就開始出版的雜誌在1968年後走到了盡頭。可以説,這本雜誌見證了美國社會從二戰後的物質相對貧乏到借貸也要享受生活的物質極大豐富的歷程,並在又一次“由奢入簡”的調整中陣亡。而在科技界享有盛名的雜誌《連線》,廣告經營收入下滑更是康泰納仕集團排名第一位。10月底《商業周刊》從老東家麥格勞希爾出版集團轉到金融資訊巨頭彭博手中。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雙語閱讀]老牌雜誌《新聞周刊》將易主 2010-08-09
中國首個正版電子雜誌&&入駐iPad 2010-08-05
6家記者稱遭紫金礦業公關 有雜誌社稱獲6萬匯款 2010-07-26
時尚雜誌造美記(下) 2010-04-16
時尚雜誌造美記(上) 2010-04-15
 
頻道精選:
[財智頻道]天價奇石開價過億元 誰是價格推手?[財智頻道]存款返現赤裸裸 銀行攬存大戰白熱化
[思想頻道]不夠職業的基金業“被娛樂化”[思想頻道]鈕文新:美國需要的是加息
[讀書頻道]《五常學經濟》[讀書頻道]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