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財智頻道 >> 銀行保險
低收益成霸主 銀行主打固定收益
2010-08-16   作者:  來源:理財周報
 

    銀信合作産品雖然已經在銀行“千呼萬喚的要求”下被打開了叫停令,但銀信産品顯然不再能回到從前。國家為了進一步控制好信貸規模與其真實有效性,都為其帶上了許多嚴厲的枷鎖。銀信産品大規模退場與證券産品的高門檻令到銀行理財産品産生斷層,剩下來出現頻率較高的銀行自産自銷産品似乎只有投資到債券、貨幣或票據類收益較低的産品。

    銀行“無品可推”主打較低固定收益類,信貸擦邊球加大産品收益率

  “在如此的股票市道狀況下,個人的資産配置根據不同人的風險偏好除了可以配置一些較高風險如股票等金融産品外,配置一些風險不會太高,收益率適中的這類理財産品是最受客戶歡迎。可是銀行的這類産品以往主要是有銀信合作産品作為主要來源,自從其受到監管部門的監管後,我們的客戶經理基本上只會推出一些投資到債券、票據等收益約在4%以下的産品。”招行廣州分行營業部一理財經理&&。
  銀信産品風波不單只令銀行在理財産品市場深受較大打擊,連客戶的理財産品選擇也頓時減少了許多。根據理財周報統計,目前銀行在售投資到債券、貨幣票據類的産品約共有52款,預期收益率最高的只有3.9%。
  上述這款産品是由光大銀行發行,主要投資方向貨幣市場、債券與信貸資産,投資期限為318天達將近一年的時間。記者在觀察中發現,如果此類産品的投資方向有投資於信貸資産類的話,那麼收益相對於只單純投資於債券等低風險領域的要高。
  中國銀行與中信銀行都分別發行涉及債券、票據與信貸資産類的投資領域的産品。其中,中國銀行的中銀集富理財計劃(九月富)2010年第7期有向個人與機構銷售,投資期限為270天,預期收益率為3.6%。中信銀行投資期限為122天的中信理財快車A計劃39號的預期收益率也達到3.3%,這比只投債券等風險較低領域的産品預期收益率都要稍微略高。
  平安銀行深圳一支行的理財經理陳小姐&&,“最近銀行銷售最多的金融産品除了是一些基金與銀保産品外,就是一些固定收益類的産品。不單只是我們銀行,很多銀行基本上都是在主推一些投資到債券等固定收益,因為實在沒有太多類型的産品可以推薦給客戶。”

  債券類等低收益産品“生産”速度快,本質是換湯不換藥

  據了解,這些投資到債券類的固定收益産品都有一個較為共同的特點就是投資期限相對比較短,期限一般集中在半年以下。中國銀行深圳分行營業部理財經理李先生告訴記者,“在經歷金融海嘯之後,許多客戶在購買理財産品的時候都會偏重於購買一些保本與投資期限較短的産品。恰好投資到債券類的固定收益産品正好符合客戶的這一要求,所以一直以來這款産品的發行與銷售數量都比較大。”
  “但在之前很長一段時間裏,銀行的理財産品市場一直都被銀信合作的信貸資産類産品所佔據大半江山,確實令到許多客戶在購買産品的時候會更傾向於信貸類産品。在當其時,債券類等固定收益産品只可以説是客戶配置風險較低産品的有益補充,或者是一種與存款安全性差不多但卻比存款收益率要高的投資方式。”李先生&&。
  除了中國銀行深圳分行出現這種情況外,許多銀行也出現相同的情況。在被銀信合作産品佔據理財産品銷售市場的很長一段時間後,無論是銀行還是客戶都“充斥”着銀信産品的影子。“銀信産品銷售大減後,債券類固定收益産品雖然也是熱賣産品之一,但卻不如當時銀信産品賣得火爆,這也令到許多支行在理財業務上收入大減。”工行深圳分行營業部理財經理&&。
  中央財經大學銀行業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曾向記者&&,“銀信合作産品發行與銷售的數量在短期來説對銀行肯定有比較大的影響,但長期來説銀行可以通過發行其他産品來補充而增加理財産品業務的收入。結構性産品與投資債券類的固定收益産品就是很好的替補産品。”
   “一般而言銀行設計這些投資債券類固定收益産品的速度都非常快,遠比研發信貸類産品速度要快。一般這些債券類固定收益産品都可以不斷按照同一種標的物進行複製,並不需要什麼太多的創新,基本上都是換湯不換藥,只是在期限或預期收益率做一些相關修改。所以研發到真正推出市場銷售的時間幾天就可以完成了。”深發展總行不願露名的産品經理&&。
  該産品經理還&&,“如果只投資到貨幣市場的産品一般期限都可以做到比較短,如果幾種投資品種集合在一起期限就會相對而言要延長。其實投資到貨幣市場的理財産品與貨幣基金沒有多大差別,靈活性都非常強。而且對於銀行而言這種産品的推出不需要花費太多時間,比較大批量推出不成問題。”

  股民對低收益産品“愛理不理”,建議盡可能購買半年以下期限産品

  在投資者眼中這種投資到債券類的低收益産品就與存款沒有多大的區別,只是作為一個短暫的資金理財。幾位有10多年股齡的股民向記者&&,“這種類型的産品收益率的確是比較低,對這種産品的興趣並不是太大。不過現在非常流行對炒股資金的閒置理財,所以也會把這種産品作為手段去使資金得到增值,但可以説是一個愛理不理的理財手段。”
  不過上述深發展總行人士&&,“客戶在購買這類收益較低的固定收益産品時,應該不要選擇期限太長的産品,盡可能購買期限在半年以下的産品,這樣可以增強投資産品資金的靈活性。讓閒置的資金既能夠賺取較平穩的收益也能夠增強其流動性而便於管理。”
  這些債券類等低收益産品很多都是保證本金收益的,投資者在購買之前必須要注意好是否保本與預期收益率等相關元素,以免在購買之後才後悔。有一些除了投資債券、貨幣市場領域還投資信貸資産的産品有可能是不保本浮動收益類的産品,所以在購買時要打起十二分精神進行選擇。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銀行理財産品7月發行創新高 2010-08-13
銀行理財産品設計遭質疑 2010-08-13
不建議長期持有外幣理財産品 2010-08-13
理財專家:不建議長期持有外幣理財産品 2010-08-13
銀行理財産品再現霸王條款 2010-08-11
 
頻道精選:
[財智頻道]天價奇石開價過億元 誰是價格推手?[財智頻道]存款返現赤裸裸 銀行攬存大戰白熱化
[思想頻道]不夠職業的基金業“被娛樂化”[思想頻道]鈕文新:美國需要的是加息
[讀書頻道]《五常學經濟》[讀書頻道]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