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財智頻道 >> 外匯期貨
氣溫上升導致亞洲大米歉收
2010-08-13   作者:  來源:經濟參考報
 

    一項最新研究報告稱,全球氣溫即使只是小幅上升,也會影響亞洲的大米産量。過去25年來,氣溫上升已使重要産區的大米産量下降多達一到兩成,而未來的降幅將擴大。
  美國、菲律賓和總部設在羅馬的糧食與農業組織的科研人員對世界最大的大米産區中國、印度、印尼、菲律賓、泰國和越南的227片稻田進行研究,以深入了解這些稻田在1994至1999年之間的大米産量有沒有受到逐漸上升的氣溫影響。
  研究結果顯示,大米産量下降的罪魁禍首就是每日最低氣溫上升。美國加州大學的科研人員韋爾奇説:“隨着每日最低氣溫越來越高,又或是每晚的天氣越來越熱,大米的産量就會下降。”
  他説,雖然在某種程度上,白天氣溫上升可以提高大米的産量,但隨着夜晚氣溫上升的速度比白天快,未來夜晚的損失將大於白天的收益。他還説:“如果白天的溫度太高,大米的産量也會開始被限制,這會給大米的生産造成額外損失。”
  根據這項研究和糧農組織的數據,大米是全球重要的農作物,每天有大約30億人在吃米飯。而在世界上擁有最貧窮人口的亞洲,大米更是人們的主食。研究人員警告,大米産量下降意味着會有越來越多人陷入貧困和挨餓。
  韋爾奇説:“如果我們不能改變我們生産大米的方式,或是不能研究出能承受較高氣溫的新大米品種,未來數十年內,隨着白天和夜晚的氣溫上升,大米的産量就會下降。” (摘自8月11日新加坡《聯合早報》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梅德韋傑夫:俄羅斯今年將損失掉1/4的糧食 2010-08-13
麥價大漲係“反彈” 世界性糧食危機料難再現 2010-08-12
世界性糧食危機料難再現 2010-08-12
俄羅斯糧食産量大幅波動或為常態 2010-08-11
日本2009財年糧食自給率降至40% 2010-08-11
 
頻道精選:
[財智頻道]天價奇石開價過億元 誰是價格推手?[財智頻道]存款返現赤裸裸 銀行攬存大戰白熱化
[思想頻道]不夠職業的基金業“被娛樂化”[思想頻道]鈕文新:美國需要的是加息
[讀書頻道]《五常學經濟》[讀書頻道]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