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財智頻道 >> 汽車置業
北京閒置土地宗數全國第二
2010-08-11   作者:  來源:新京報
 

    近日媒體披露“國土部出爐1457宗閒置土地"黑名單"”的報道,成為了社會關注的焦點。昨天,相關媒體公布了一份完整的1457宗閒置土地名單。該名單上顯示,北京的閒置土地有160宗,面積703公頃,閒置土地宗數在全國各省份中居第二位。

    北京閒置項目宗數列第二

  這份名單披露,截至2009年9月30日,全國閒置土地總面積超過9772公頃,合同總價款共約256億元。閒置土地中70%以上為住宅用地。
  名單共分為兩張表格,一份是因政府原因造成的閒置土地共849宗,一份是因企業原因造成的閒置土地,涉及608宗地塊。
  在全國各省份中,廣東的閒置土地宗數最多,達到324宗;北京居第二,為160宗。而上海、寧夏、西藏等地的閒置土地數量為0。
  名單顯示,北京的160宗閒置土地中,由於企業原因而形成的閒置土地為35宗,另125宗是由於政府原因所形成的閒置土地。
  在北京的閒置土地名單中,有154宗土地的拿地時間是在2006年之前,僅有5宗土地的約定開工日期是在2006年之後。160宗土地約定開工日期最晚的是2007年7月1日,這意味着,這些地塊都已閒置了3年以上。拿地最早的是雁棲鎮下辛莊村的一宗商服用地,拿地時間為1995年5月30日,約定開工時間為1995年8月30日,約定竣工時間為1997年12月31日。閒置時間已經長達10多年。

  國土部稱名單非該部發布

  據報道,這份名單是由國土資源部交予銀監會,以進行風險排查。本報記者也從銀監會了解到,國土資源部和銀監會共享這份調查情況統計,銀監會把統計情況下發給各銀行,要求對這些閒置土地的貸款風險進行防範。
  不過,國土資源部此前表態此名單並非國土部發布的,因此不做評論。

  - 探訪

  小區拆遷10年無結果

  項目名稱 莊勝二期A-G地塊
  土地用途 住宅用地
  合同簽訂時間 2004年8月
  約定開工時間 2005年2月
  沿莊勝廣場東行約100米,路南就是一大片危舊建築,以平房為主,其間可見一米多高的雜草、莊稼,周邊有圍墻遮擋,部分墻體上還寫有醒目的“莊勝”字眼。附近的居民告訴記者,該小區便是莊勝二期。
  莊勝二期東區一名業主介紹,以前買房時銷售人員曾告訴她莊勝二期將建67棟住宅樓,但不知什麼原因,至今才蓋了4棟樓。記者在一家專業房地産網站上至今還能看到,“莊勝項目總建築面積逾100萬平方米、莊勝二期高級公寓由67棟住宅建築物組成”等信息。
  二期東區交房後,後續産品之所以遲遲未推出,居民間有不少傳言,如拆遷費用太高等,但均未獲得官方證實。
  據了解,該小區原來共有5500戶居民,到現在為止仍有約400戶。居民張暉(化名)介紹,2001年這裡就要拆遷,當時開發商開價每平方米8000元,有居民希望可以獲得回遷房,開發商不同意。10年間這個小區沒人管了。“蚊子、黃鼠狼、蟲子到處都是。”
  附近一家地産中介的工作人員稱,這兩年,周邊的房價漲得很快,一期已經是5萬多,二期東區的房價也已經超過了四萬五。

  閒置“垃圾場”引來拾荒人

  項目名稱 武夷花園東區、中區、西區
  土地用途 住宅用地
  合同簽訂時間 2003年1月
  約定開工時間 2003年7月
  在通州區武夷花園小區水仙園東側,一段圍墻將一個“垃圾場”隔開,距離圍墻二三十米遠的地方就能聞到臭氣。附近居住的居民介紹,這塊土地已經閒置了近7年。而周邊的房價已經漲到約每平米1.5萬。
  走進圍墻後,成群的蚊蠅撲面而來,遍地垃圾無人整理,路面幾乎無腳可下,廢棄的飲料瓶、酒瓶、衞生紙,瓜果皮遍佈,幾條小狗在垃圾堆中找尋着自己想要的食物。
  空地上野草蓬勃生長,最高處已有近兩米。除此之外,還有幾間簡易的窩棚。在此處用推土機推土的楊師傅講,這塊地一共有200畝左右,原本是楊莊、霍村、魏莊三個村落,是2000多居民的家,2003年前,武夷花園開發商買下此地,所有村民都搬遷走了。
  但從2003年開始,這塊地就無人問津,整個土地就此閒置,久而久之就成了垃圾場。有些在此拾荒的人就在這搭了窩棚住了下來。
  夏天在圍墻外,是一個燒烤大排檔,每晚都有不少附近居民在此喝啤酒吃烤串消暑。一位居民稱,在這消暑就得有毅力,忍着惡臭喝酒吃肉沒點“忍功”不成,“雖説臭味大點,但是上廁所方便,拐個彎進垃圾場哪都能方便一下”。
  記者&&武夷花園物業人員,對方&&,只知道這是武夷花園小區的一塊地,但是何時能夠動工建樓無從而知。

  - 釋疑

  1 閒置地簽約為何集中於六天?
  在網上公布的北京閒置土地名單中,有130宗購地合同簽約時間在2004年8月26日至31日之間,佔所有項目的80%,“831”現象明顯。
  據了解,2004年3月,國土資源部、監察部聯合下發了通知,要求從2004年8月31日起,所有經營性的土地一律都要公開競價出讓,土地協議出讓必須在此日期之前。業內稱其為“831大限”。
  高策顧問董事長李國平&&,“831”前的項目出讓制度並不規範,也未有“七通一平”的硬規定,雙方簽訂協議即可。“831大限”前部分土地突擊過關,只需在政府部門備案即可。但是過了政策關,卻過不了拆遷關,被迫推遲開發的現象十分普遍,崇文區、朝陽區、西城區的多塊土地多少年都拆不動,是業內公認的事實。“831”後,土地出讓的是“凈地”,囤積的數量很少,表明囤地問題上,開發商主觀故意不開發的比例並不高。

  2 商服用地閒置為何高達四成?
  據已經曝光的名單,北京地區160宗閒置用地中,100宗為住宅用地,60宗為商服用地,閒置的商服用地佔據了近四成的比例,達到37.5%。
  昨日,一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北京土地市場業內人士稱,這些商服地塊中有很多土地是住宅項目的商業配套公建。由於開發商住宅建好出售後,回收了大部分的利潤,對於做商業配套沒有太大的動力,這與住宅項目快進快出利潤大有關,但商業配套前期投入多,回收成本慢,風險較大。
  國土部中國土地勘測規劃院副總工程師鄒曉雲&&,北京市場的商業地産和住宅價格倒挂現象也比較明顯,商服用地閒置開發慢與此有關。

  3 土地閒置超兩年為何未收回?
  在北京的閒置土地名單中,有154宗土地的拿地時間是在2006年之前;按照約定開工日期,這160宗土地都已至少閒置了3年以上。
  按照國家的相關規定,閒置土地超過2年的,政府就將收回,但北京近幾年罕見收回過閒置土地。
  對此,知情人士稱,這其中的原因比較複雜。“北京在2007年有個別收回的。收回土地在概念上需要進一步的明確,這是很嚴肅的法律問題,説白了是開發商有投入在裏面,有資金在裏面。收回土地後,開發商投入的成本還不還?土地出讓金要不要沒收?很多細節都很重要,弄不好就出現法律糾紛。所以現在國土資源部也在研究收回的具體辦法。”
  鄒曉雲認為,土地閒置原因確實是多種的,但是開發商購買土地前應該考慮自己的接受能力,對於地塊的情況充分了解,也對於未來的風險有判斷,所以如果存在閒置時間超過約定開工竣工日期的問題,應該按照規矩辦事,由相關部門收回土地。

  - 個案

  土地閒5年身價漲1億

  在網上曝光的土地閒置項目名單中,華龍大廈是業內較知名的一個地塊。雖然地塊不大,但該地塊本屬於中石油下屬房地産公司北京都市聖景,合同簽約日為2005年3月24日,開竣工時間分別為2005年9月20日和2007年12月31日,合同價款2562.928萬元。
  今年6月4日,中駿置業控股有限公司在北京産權交易所以底價1.26億元摘牌聖景地産的該項目。如此算來,土地閒置5年,坐收約1億元。據記者了解,該地塊主要是因為拆遷困難。

  - 聲音

  土地閒置主要有三方面原因:土地迅速升值,讓房地産商有“囤地”的利益驅動;一部分土地在轉讓或者土地抵押擔保過程中,法律關係不清楚,導致這些土地無法開發;還有一部分是地方政府的原因,如規劃的修改等等,一拖就是幾年。
  曝光閒置土地,對地方政府也是一個壓力,可以促使相關部門工作更有效一些,避免土地閒置造成浪費。
  ——SOHO中國董事長潘石屹

  土地市場一路看漲的行情是開發商囤地的最大利益驅動力。地方政府在利益驅動下,拉高地價,而且最近幾年有越來越高的跡象,每囤一天,都意味着豐厚的回報。如果土地供應量不保持合理的數量,價格上漲不控制在合理的範圍內,囤地的利益驅動不可能根本改變。
  ——中國社科院城市發展與環境研究中心主任牛鳳瑞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打擊土地閒置不該是空想 2010-08-10
閒置的野草在稀缺的土地上瘋長 2010-08-06
清理閒置土地將促進房價整體下降 2010-08-05
回收八成閒置就能“輔佐”房政? 2010-08-04
國土部出爐1457宗閒置土地黑名單 2010-08-04
 
頻道精選:
[財智頻道]天價奇石開價過億元 誰是價格推手?[財智頻道]存款返現赤裸裸 銀行攬存大戰白熱化
[思想頻道]不夠職業的基金業“被娛樂化”[思想頻道]鈕文新:美國需要的是加息
[讀書頻道]《五常學經濟》[讀書頻道]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