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財智頻道 >> 外匯期貨
發改委念緊箍咒 糧價上漲遇阻
2010-08-02   作者:  來源:中國證券報
 

    “發改委等部門嚴把收購政策關,這將使小麥、早秈稻等農産品期價上漲空間更加有限。至少出現類似於前期那麼大漲幅的可能性不大了。”分析人士稱,即使不提供給面的寬鬆,政策面上的從嚴調控不啻為農産品特別是糧食品種期價上漲的“緊箍咒”。

  政府調控“緊箍咒”

  為維護糧油市場平穩運行,國家發改委近期發布了《關於嚴格執行糧食最低收購價和臨時存儲糧油收購政策有關問題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要求嚴格執行最低收購價和存儲糧油收購政策,嚴禁市場違規收購、哄抬價格等行為。
  發改委&&,受南方等地區災害性天氣影響,我國糧價出現了快速上漲的趨勢,一些企業盲目“跟風”抬級抬價在短時間內大量收購糧食,致使農民惜售、企業惜賣現象出現,市場供求一時驟緊。這種做法擾亂了糧食市場秩序,給正常經營的企業帶來困難,也不利於管理好通脹預期。
  發改委在《通知》中強調,當市場價格高於國家規定的最低收購價和臨時存儲價格時,有關企業要立即停止政策性收購,嚴禁通過各種方式抬級抬價收購。
  中國證券報記者注意到,6月下旬以來,隨着現貨價格的走高,小麥期價也一路飆升,截至7月29日收盤,鄭州強麥期貨主力1101合約最高上探2398元/噸,累積漲幅已經超過5%。上海中期分析師經琢成指出,今年夏糧減産、短期供需偏緊、企業哄抬價格是近期小麥價格出現快速上漲的三個主要原因。
  此外,“7月初至9月底是早秈稻的關鍵收購期,發改委等部門的嚴厲態度將使後期收購價趨於平穩,不太可能上演像小麥那樣的搶購情況。發改委還&&,當市場價格明顯高於最低收購價時,中央和地方儲備糧可暫緩輪入,這將有效緩解市場供應壓力,農産品期價也將遭遇‘天花板’。”

  供需而不支持長期上漲

  除了政策面的影響,事實上農産品本身的供需基本面也不支持期貨價格上漲。
  “早秈稻和小麥雖有所減産,但連年豐收使得整體庫存影響不大,基本面不支持農産品期價長期上漲。”大華期貨農産品分析師葉黎玲&&,減産是事實,但現貨庫存充裕也難以改變。根據國家糧油信息中心的預計,2010/11年度我國小麥結餘量為900萬噸,雖然較2009/10年度結餘量1039萬噸有所下降,但還是高於2008/09年度的832萬噸。
  早秈稻方面,年初的乾旱已對産量有所影響,因此期貨價格的上漲在上半年就已開始。“洪水對今年早秈稻産量肯定有影響,但整個稻穀市場的全年供給依然充裕”,葉黎玲同時&&,7、8月份小麥收割令稻穀市場資金有所分流,産區企業加工率下降,稻穀需求較為疲軟。在此背景下,預計早秈稻期價將步入中期回調。
  分析人士指出,有關部委開展的農産品市場秩序專項整治工作已初見成效,農産品價格總體平穩,市場秩序明顯好轉。特別是發改委表態將繼續加強市場監管,嚴格執行最低收購價和存儲糧油收購政策,制定完善價格異常波動應急預案,將有利於農産品價格維持穩定。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500萬噸小麥入市穩糧價 發改委直斥糧庫潛規則 2010-07-22
糧價略升不足懼貨幣氾濫才可怕 2010-07-21
誰在抄底中國糧價 2010-07-21
[博客]穩糧價需要穩貨幣 2010-07-21
國內供求不支持糧價大幅波動 2010-07-20
 
頻道精選:
[財智頻道]天價奇石開價過億元 誰是價格推手?[財智頻道]存款返現赤裸裸 銀行攬存大戰白熱化
[思想頻道]楊濤:政府儲蓄合理規模是多少[思想頻道]左曉蕾:完善市場制度是樓市調控之本
[讀書頻道]《五常學經濟》[讀書頻道]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