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財智頻道 >> 銀行保險
銀保産品再現高息攬客陷阱
2010-07-28   作者:  來源:北京商報
 

    “累計投入5萬,10年後到期本利最高可達8萬”,如此高的收益真真實實地出現在銀保理財産品中。昨日,記者在建設銀行某支行存錢,偶遇一銀保産品推銷人員,上述説辭着實讓人“很心動”。但算來算去,“高收益”只是“迷惑”客戶的幌子,就算付出時間的“代價”,也鮮有天上掉餡餅的事。
  7月初,監管機構緊急叫停銀信産品,保險公司趁勢加碼,逐漸拓寬銀行渠道銷售的保險産品。而銀保産品一直是誤導銷售的“重災區”,不少推銷人員卻不顧監管機構的多次禁止,用“高收益”、“存多長時間都高於銀行存款”等一系列説辭迷惑客戶。
  該支行推銷人員介紹道,這款分紅型銀保産品是會長大的保險,比如1年交1萬元,5年累計5萬元,每年都會分紅一次,但是不可以取出,紅利可以累計生息,年年複利滾動,保險期限為10年,10年以後全部取出,可能就是8萬元了,這款産品最終收益由四部分組成,本金、保底收益、10年累計紅利加該産品特有的終了分紅,而且採用美式現金分紅,不僅可分配利潤的70%給客戶,未分配的70%同樣會分給客戶。
  同時,該銷售人員向記者展示了某客戶的分紅詳單,該客戶2008年購買銀保産品,每年交1萬元,2009年分得紅利近600元,2010年再次分得紅利607.4元。口説無憑,白紙黑字為證,分紅詳單給人一種錯覺,該産品一年收益可達6%。粗略一算,如果每年都能分得600元紅利,10年就是6000元,保底收益加本金是5.42萬元,這就有6萬多元,加上10年間本金加紅利累計生息,並以複利計算,還有終了收益,最後的收益很有可能“衝8”。“未來市場的投資渠道越來越廣,投資方向可選擇性更強,分紅只會多不會少,而且現在股市風險太大,基金不冷不熱,理財産品門檻過高,購買銀行保險既能比存銀行收益高,獲得高收益的同時還購買了一份保障,一舉兩得,何樂而不為。”上述銷售人員如是説。
  值得注意的是,當記者問到投資是否存在風險時,該銷售人員&&,分紅部分是非保證收益的,但投資方向是相對穩定的債券、票據,而如此高額的年分紅,投資於收益較低的債券市場實在有些牽強。業內人士&&,分紅險産品是銀行保險中一個常見的險種,很多工作人員會通過宣傳資料掩飾,偏重於介紹投入的保費會有怎樣的累積而讓客戶忽略了存在的風險,或用穩定的投資渠道贏得客戶的信任。
  記者同時發現,此前,監管機構明令禁止“以送禮品”等方式招攬客戶,但目前禮品再次擺上了&面。銀保産品推銷人員承諾,如果這幾天來購買銀保産品,會有購物車、毛毯、手機等一系列禮品相送。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北京農商行:首推專屬銀保品牌 2010-03-19
銀保合作助中小企業破解融資難題 2009-12-08
銀保互相參股提速金融混業 2009-12-01
白銀保值避險光芒初露 2009-08-14
上海銀保高燒慢退 大險企引領市場轉型 2009-07-22
 
頻道精選:
[財智頻道]天價奇石開價過億元 誰是價格推手?[財智頻道]存款返現赤裸裸 銀行攬存大戰白熱化
[思想頻道]歐洲銀行壓力測試有點兒不靠譜[思想頻道]英、日、德、美節能減排機制啟示
[讀書頻道]《五常學經濟》[讀書頻道]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