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財智頻道 >> 文化品味
職場新人的“破繭”陣痛
2010-07-20   作者:  來源:新華網
 

    “畢業季”剛落下帷幕,“入職季”緊隨而來,華麗轉身後,職場新人們面臨的是工作上"破繭" 的陣痛。“杜拉拉”的成功令人振奮,但傳説中嚴苛的老闆、複雜的人際關係,也令職場新人們“望而生畏”。
  “專業不對口”是很多剛工作的年輕人面臨的煩惱。法學專業畢業的楊小菲在一家國有銀行任職,她告訴記者,由於今年銀行安排新進員工從櫃&做起,她所學的專業幾乎沒有用武之地。“而且我對金融知識愣是提不起興趣,很迷茫,看不到未來。”楊小菲苦惱地説。
    在某英文媒體工作的Joice初來上手,也還摸不準工作的要求。"不清楚文章要寫到什麼程度,工作上還找不到提高的突破口。"Joice坦言,用英語獨立地採訪寫作對她來説,還是有些吃力,文章也經常被修改得面目全非。"領導要求苛刻,限時限量,壓力更大。"
  從象牙塔到職場,“怕領導”的現象也屢見不鮮。"現在做事情,經常要揣摩領導的意圖,非常地謹慎。在一家大型房地産國企做行政的范珊深有體會,“有一次籌備會議,我買蘋果都買了三次。因為領導喜歡吃大的、粉的蘋果,所以之前我買的小的、脆的蘋果都不過關。”
  “我不怕領導罵,只怕領導不理睬。”在某外資銀行運營部工作的夏邑由於對工作業務還不熟悉,時常向同事和領導請教。“職場新人最怕沒人肯教,被遺忘的感覺最難熬。”
  夏邑還&&,處理職場人際關係是她的軟肋。由於本部門的位子不夠,她的座位被安排在其他部門,辦公室裏小小的格子間阻斷了她和周圍同事的交流。“作為一個新人,總是覺得少説少錯,所以不敢主動去結識別人。原來的老員工又感覺沒有必要去認識新人,這就出現了難以破冰的局面。”
  在快速消費品行業工作的陳林威對職場人際關係倒是很坦然,他認為,低調做人是處理人際關係的靈丹妙藥。“我以前開會經常單獨坐在大老闆身邊和她私下交流,雖然同事沒有表露出不滿情緒,但是事後直屬經理就找我談話,指出了我的不當之處。"陳林威説,"這件事給我的 啟發很大,新人不能高調和傲慢,而要虛心學習和請教。”
  作為職場“過來人”,2007年畢業的周翔建議:職場新人應仔細分析壓力來源,如是因為自身能力不足而達不到工作要求,就要通過反思和學習提高能力。如是因為不熟悉工作環境和職場規則帶來的不必要的壓力,就需要多多詢問領導和同事,盡快適應。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高效職場系列叢書》 2010-07-15
《你能行》-職場的最高邏輯 2010-07-13
職場夏季話養生(下) 2010-07-07
職場7條改變你的薪情 2010-07-06
職場夏季話養生(上) 2010-07-06
 
頻道精選:
[財智頻道]天價奇石開價過億元 誰是價格推手?[財智頻道]存款返現赤裸裸 銀行攬存大戰白熱化
[思想頻道]田立:兩大投行頂不上一條章魚?[思想頻道]政策性金融 “配角”一樣出彩
[讀書頻道]《五常學經濟》[讀書頻道]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