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財智頻道 >> 外匯期貨
大宗商品短期難走強
2010-07-13   作者:  來源:中證網
 

    在宏觀經濟增長的不確定性以及流動性偏緊引發的市場憂慮情緒影響下,短期內大宗商品難以走強,市場逐波下行的概率不小。

    美元商品同下行

  近期市場一個值得關注的現象就是人民幣匯率、美元指數與商品之間的背離走勢。從6月19日央行重啟匯改起,人民幣對美元匯率開始脫離2008年7月之後的窄幅波動接連升值,從6月21日的6.8275到7月9日的6.7753,累計升值0.76%。與人民幣走強相伴的則是美元指數在6月7日創出88.708最高點後的持續走低,一口氣跌破85點關口,疲態盡顯,大有跌破上升趨勢之勢。
    根據通常理解,人民幣升值將降低中國企業進口成本。對企業來説,理性選擇就是借人民幣升值的機會大量採購,根據“中國買什麼,什麼就漲”的邏輯,商品市場理應上漲。此外,根據美元與商品價格反向運行的理論分析,美元走弱是支撐商品上漲的另一因素。然而真實市場走勢並非如此,除了小麥、棉花、白糖等個別品種外,其他商品基本上都處於弱勢。究其原因,除了行業供求關係外,更重要的是宏觀經濟增長的不確定性以及流動性偏緊引發的市場憂慮。

    短期將繼續下行

  在以下兩方面因素的影響下,商品市場下行勢頭短期還將延續:
  首先,經濟增長前景的不確定性打擊市場做多信心。美國製造業PMI指數從57.9下降到56.2,日本從54.7下降到53.9,中國從53.9下降到52.1,向50分界線逼近。除了歐元區和日本外,美國和中國更是連續兩個月下滑。勞動力市場復蘇緩慢,失業率居高不下,美國失業率從9.7%下降到9.5%,歐元區從10.1%下降到10%,日本則從5.1%上升到5.2%,無論上升還是下降都處於歷史性高位。住宅市場不盡如人意,以美國為例,新屋開工同比增速從46.7%下降到11.5%,營建許可同比增速從11.6%下降到-5.9%,房屋銷售狀況類似。風口浪尖中的歐洲祭出財政緊縮大旗,尤其值得關注的是英德,減赤幅度或高達40%。雖説緊縮措施有利於歐洲經濟的長期發展,但在短期內將加重市場對歐元區經濟增長的憂慮情緒。此外,作為發達經濟體中率先加息的澳大利亞,出於對經濟增長的擔心,繼續維持4.5%的基準利率不變。更為重要的是,2009年經濟實現完美反轉的中國,以淘汰落後産能為標誌的經濟結構調整大幕正式拉開,房地産調控依然沒有松動,消費刺激政策也在逐步退出。實體經濟增長的不確定必然導致大宗商品需求減少,在這樣的宏觀背景下,商品市場不可能走強。
    其次,市場流動資金的趨緊使得上升動能不足。根據央行上半年統計數據,貨幣供給、貸款發放增速繼續回落。6月末,廣義貨幣(M2)餘額67.39萬億元,同比增長18.5%,增幅比上月和上年末分別低2.5和9.2個百分點;狹義貨幣(M1)餘額24.06萬億元,同比增長24.6%,增幅比上月和上年末分別低5.3和7.8個百分點。人民幣貸款餘額44.61萬億元,同比增長18.2%,比上月和上年末分別低3.3和13.5個百分點。值得關注的是,作為國內流動性重要來源的外匯佔款在一度居高不下後,增幅開始下降。5月份新增量為1315.64億元,較4月份2800多億元的增量驟降五成,6月新增1171.49億元,較5月份下降144.15億元。此外,央行連續7周實現資金凈投放,也從另一角度反映出市場流動性的不足。農行IPO,中行、建行再融資等更是市場難以承受的重負,阻止市場上漲的壓力可想而知。
  正是在以上兩方面因素的影響下,大宗商品市場逐波下行,我們預計短期內這種狀況將延續。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美元下跌原油反彈 大宗商品漲勢受限 2010-07-09
大宗商品將寬幅震蕩 2010-06-28
油價反彈引領大宗商品價格普漲 2010-06-21
歐元走弱令大宗商品價格普跌 2010-06-07
金融屬性仍將主導年內大宗商品走勢 2010-05-28
 
頻道精選:
[財智頻道]天價奇石開價過億元 誰是價格推手?[財智頻道]存款返現赤裸裸 銀行攬存大戰白熱化
[思想頻道]富豪為什麼鍾愛賓利車[思想頻道]任志強:開發商更關心有一個穩定的預期
[讀書頻道]《五常學經濟》[讀書頻道]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