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設計:中國製造的“阿基米德支點”
    2010-08-10    作者:記者 傅勇/北京報道    來源:經濟參考報

    工業設計成為企業的“第二核心技術”。資料圖片

    對於“世界工廠”中國而言,工業設計無疑為從“中國製造”到“中國創造”開闢了一條嶄新的並且充滿價值的路徑。
  阿基米德曾説:“給我一個支點,我能夠撬起整個地球。”在新世紀的商業競爭中,工業設計或許就是中國消費電子産業的那個支點。

  工業設計的中國覺醒

  市場從來就不缺少消費需求,真正缺少的是吸引消費者的創新産品。一個好的工業設計,不僅能夠幫助企業在競爭中脫穎而出,也給了企業一把打開市場之門的鑰匙。
  8月6日,帥康集團對外宣布,繼08年、09年兩度摘取中國廚衛行業品牌價值桂冠之後,帥康今年再度以63.88億元的價值蟬聯中國廚衛行業品牌“三連冠”。
  帥康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源於其優秀的工業設計,它的秘訣在於,讓一個瑣碎的操作間變成了精彩的時尚廚房:帥康影音功能油煙機,不僅能夠吸盡油煙,而且能夠播放電視、DVD,還擁有MP3音樂功能,使廚房生活成為一種享受;採用“藍牙”技術的帥康聯動煙灶,用高科技聯接煙機和灶具間,形成智能感應,自動開啟和關閉煙機,免除了烹飪過程中不斷開關煙機的麻煩,盡享時尚方便廚房新空間。
  新穎的工業設計對於製造業來説,具有點石成金的魔力。事實上,卓越的工業設計已經讓一些國內品牌站在了“世界之巔”。據悉,憑藉在德國紅點獎評選中的完美表現,海爾筆記本電腦近日又獲得了“2011年度德意志聯邦共和國設計獎”提名。
  德意志聯邦共和國設計獎是由德國設計協會組織,德國聯邦經濟和技術部頒發的獎項,是德國最高級別的官方設計獎。獲得這一歐洲設計界“獎中獎”的提名,説明海爾電腦的工業設計已經可以和世界知名品牌並駕齊驅。
  對大多數企業管理者來説,經濟危機之後他們才認識到工業設計的威力。對此,中國工業設計協會理事長朱燾曾&&,作為抵禦金融危機的一個重要策略,就是要將産品和産業結構進行升級優化,最基本的出路就是産品設計創新。
  朱燾説,只要工業設計和科技創新相融合,往往會爆發強大的力量,而金融危機則讓一直處於“引進—仿製—批量生産—再引進—再仿製—再批量生産”循環和惡性價格戰中的中國製造業在工業設計上開始覺醒,試圖以工業設計支撐起自主創新。

  企業競爭的最後一張王牌

  工業設計是為製造批量産品所進行的設計,它包含産品外部和內部設計的整個過程,對産品的外觀和性能,材料、製造技術的發揮,以及品牌建設産生最直接的影響。
  發達國家的實踐表明,工業設計已成為製造業競爭的核心動力之一。據日本的相關調查顯示,在開發差異化産品、國際名牌産品、提高附加值、提高市場佔有率、創造明星企業等方面,工業設計的作用佔到70%以上。
  而美國工業設計協會的調查統計顯示,美國企業平均工業設計每投入1美元,銷售收入為2500美元;在年銷售額達到10億美元以上的大企業中,工業設計每投入1美元,銷售收入甚至高達4000美元。
  簡單的數據背後隱含著一個結論:工業設計能力最終會演變成企業的競爭力。正因為如此,工業設計被認為是企業競爭的最後一張王牌。
  對於中國消費電子産業來説,工業設計正成為我們要追趕的新方向。因為時下的全球消費電子市場,充斥著大量品質相近毫無特色的商品。
  同質化導致的結果是,企業進入惡性的價格競爭,利潤逐漸下滑。同時,同質化還反映出一個關鍵的問題,那就是以顛覆性的技術手段來實現競爭的突破已經變得越來越難,同質化的競爭趨勢導致産品正在從技術導向轉入用戶需求導向。
  這些變化都把工業設計推向了競爭的前沿。正如索尼公司前總裁盛田昭夫所説“我們相信今後我們的競爭對手將會和我們擁有基本相同的技術,類似的産品性能,乃至市場價格,而唯有設計才能區別於我們的競爭對手。”
  實際上,當家電産品從大件耐用消費品轉向時尚消費品後,家電産品在人們生活中的地位也發生了明顯變化,人們不再鍾情那些十幾年一成不變的傻大粗黑産品,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憑個人的喜好來選購。
  隨著消費電子業競爭程度的加深,企業的技術創新能力被不斷激發,産品更新換代的速度越來越快,再加上人們消費能力的增強,電子産品已不再是單純的耐用消費品。在滿足消費者對性能要求的同時,消費電子産品已日益成為點綴現代生活的“藝術品”,人們開始像挑選漂亮衣服一樣挑選它。

  中國工業設計還在“青春期”

  對於世界製造大國中國來説,發展工業設計是實現從中國製造向中國創造蛻變的重要途徑,也是實現産業升級和結構調整的必然選擇。
  楊振寧先生曾説過,21世紀是工業設計的世紀,一個不重視工業設計的國家將成為明日的落伍者。在“設計化生存”的今天,已經無人否認設計對於建設創新型國家、推動“中國製造”走向“中國創造”的重要性。
  不過,要想實現中國設計在世界上佔有一席之地,就不得不考慮我們國內企業跟國外成功企業之間在對工業設計認識上的不同,不得不正視我們和國外成功設計之間的差距。
  北京印刷學院設計係副教授李尤松用了“青春期”這個詞來形容中國工業設計的狀態。目前,中國消費電子工業設計水平呈現出“點高面低”的不均衡狀態。海爾可以説是中國設計的代表性企業,同時,我們也看到更多的中國企業已經開始重視設計,並且取得了一些成績,但是對於中國諾大的製造業規模來説,這個量還顯得太少,太單薄。中國需要涌現出更多的聯想和海爾。
  對於中國消費電業的工業設計這種現狀,許多國外專家給出了中肯的意見。
  德國IF設計獎常務理事RalphWiegmann認為,雖然中國號稱是“世界工廠”,但是好的工業設計並不體現在數量上,而是體現在品質、技術水平上的。可以説,中國的工業設計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需要循序漸進,切忌急功近利。
  韓國設計振興院院長李一奎則&&,工業設計不可能單獨存在,它應該是與文化、傳統、科技完美融合在一起的,是一種和諧之美。每一個國家都有自己不同的文化傳統,在全球工業設計領域要想佔據自己的一席之地,就必須要結合自己國家獨特的文化傳統,千萬不要一味地照搬、模仿別人的風格,而忘記了自己的傳統。

    設計創新:被中國企業低估的增長源

    良好的工業設計能帶來巨大的商業利益,這一點現已為企業的CEO們所普遍認同。但如何進行設計創新?如何把設計創新應用到整個商業體系中?中國企業仍舊在摸著石頭過河,相對於管理創新和技術創新,設計創新依舊沒有引起中國企業的足夠重視。

    全球電子工業設計浮現“雙核”格局

    全球電子業正在進入以工業設計為代表的創意經濟競爭時代。對中國企業來説,只要採用“為用戶找産品”的新經營模式,以為消費者提供增值生活方式為目標,加快全球資源整合步伐,完全有可能成為全球電子業工業設計的重要一極,與西半球的美國形成“雙核”結構,共同推動全球電子業工業設計的發展。

  相關稿件
上半年我國機械工業産銷效益大幅回升 2010-08-05
機械工業全年增幅有望達20% 2010-08-05
工信部:上半年建材工業增加值同比增17.95% 2010-08-02
重慶市工業企業上半年賺了200億 2010-07-30
江西上半年有色金屬工業利潤同比增長74.49% 2010-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