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産業造富潮之生存眾生相
    2010-03-03    作者:記者 孫韶華 文婧 周玉潔/北京報道    來源:經濟參考報

    日前,小朋友們被北京一家影院展示的“喜羊羊”玩具吸引。“喜羊羊”掀起的國産動漫熱,帶動了玩具、文具、服裝等動漫衍生産品的發展。新華社發 趙琬微/攝

    編者按:伴隨著國內第一家上市影視娛樂公司華誼兄弟登陸創業板,我國文化創意産業新一輪融資潮已經多層次、多方位地展現在我們面前——IDG、紅杉多家私募股權基金已經聞風而動,建設銀行、招商銀行等主流金融機構也有了部分參與,保利博納、中影集團、上影集團、光線傳媒都在積極謀劃上市……本報為讀者選取4家公司的融資故事,在紛繁的文化産業造富潮之中展現目前我國相關企業在融資過程中遇到的典型問題。

  最近文化圈裏富有神話色彩的造富傳説越來越多——山西最大的煤老板到北京投資文化産業了,正在為雜志的創刊四處奔走;名不見經傳的小劇團突然得到風投眷顧,融資成功……
  這樣的熱鬧景象背後,正是中國文化市場的巨大潛力終于在國家政策的強力刺激下開始釋放的信號——文化創意産業相關鼓勵政策的接連出臺,再加上經濟正逐漸從低谷中走出,使得手握重金的投資人邁入文化圈掘金。

  “張小盒”:遭遇融資煩惱

  生活得有些鬱悶但卻具有阿Q精神的“張小盒”是近兩年在都市白領中很有人氣的一個動漫形象,也是林小能所在的盒盛創想科技有限公司的“頭號招牌”。這個已經具有相當數量讀者群和粉絲團的動漫形象尚處于“少年成長期”,就已經被認定在市場上將具有不俗的感召力。在文化項目遍地開花的今天,面對紛至遝來的投資人,少年“張小盒”卻碰到了融資的煩惱。
  “最近投資公司好像又開始蠢蠢欲動起來了。”盒盛創想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林小能坐在《經濟參考報》記者對面,點燃一支煙,年輕而斯文的臉上透出一絲老練。最近他周圍的同行中不斷傳來一些動漫形象得到投資的消息,動輒幾百萬美元,數字大得有點嚇人。林小能覺得有些不敢相信,“據我所知,國內現在很少有項目能達到這個水準的,除了《喜羊羊和灰太狼》。”
  事實上,到目前為止,已經有數十家五花八門的投資方來找林小能談過了,可以講的故事也挺多。其中有財大氣粗的煤老板,用林小能的話説,就是錢多得沒地方去的那類人。
  “以後我給你們都蓋公寓。”還有一家做房地産投資的公司,一見面就誇下如此海口。這對于至今仍在海澱區知春路附近租住著一套不大的房子過著SOHO生活的林小能和他的同事們來説,想不動心都難。甚至還有一個家底著實豐厚的投資公司登門來訪,説“我們打算在青島建一個張小盒主題嘉年華樂園,我先投資一個億吧。”
  “我們有我們自己的考慮。”林小能説:“我們希望有公司能夠收購我們的形象版權,投資我們的團隊。對我們來説,最理想的情況應該是投資方早期進入,動漫形象一出來,投資方就開始投資。”
  然而,在和數十家五花八門的意向投資方談過之後,林小能發現,少年“張小盒”的融資之路充滿著很多很現實的問題。
  一個動漫形象到底值多少錢是雙方難以達成一致的關鍵。“就動漫來説,與其他行業相比,估值不太一樣。如果説,互聯網産品可以用點擊率來衡量投資價值,那麼對于動漫行業,有多少人知道你這個動漫形象?多少人喜歡你這個動漫形象?你怎麼衡量呢?”
  除此之外,“最終價格”和“股份比例”是兩個恒久艱難的談判話題。“融資金額要在1500萬元至2000萬元之間”、“內容不能被干涉”、“對方不能控股”這是林小能的基本要求,但能夠滿足這些條件、各方面又合適的投資方又在哪兒呢?
  “我們希望他們能做出讓步,調整一下思路,更專注長期的潛力而不是當期獲益。”林小能説“發展到這個階段,我們需要的不僅僅是錢,還要有和我們發展戰略相匹配的資源,比如人才,是否認同我們的理念。”
  在這股涌起的文化企業融資潮中,林小能和他的團隊決心抓住機會,借資本的力量讓公司發展再上一個臺階“我們希望2010年上半年能談好,拿到錢之後,我們要做兩件事,一是遊戲,二是影視動畫。”
  談到動漫産業前景,林小能淡淡地説:“你知道嗎,動漫這個行當裏,有幾乎超過一半的公司是不賺錢的,大家之所以還在做,就是因為看好未來,誰都相信,將來這個市場盤子一定會無限大。”

  李岱:踩準融資的節點

  作為國內領先的跨媒體音樂行銷服務公司北京熱波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創始人,李岱有著豐富的文化産業從業經驗。不到30歲就成為ChannelV中國區負責人,2004年,放棄了新聞集團的光環,開始了創業之路。
  “企業在發展期最適合的融資方式是引進投資人和私募基金,而我們的項目當時設計盤子過大,因此在與資金方對接的過程中自然遇到很多困難。音樂産業企業想要融資成功,主要靠的就是好的項目設想和優秀的團隊。”她説。
  據介紹,熱波傳媒第一期融資過億元,主要募集的是私募基金和天使投資人的股權投資方式。為進一步打造國內最大的音樂公司,李岱正醞釀在不久後進行第二次融資。
  在李岱創辦熱波傳媒並成功融資之前,她已經通過在2004年到2007年期間和好友共同創立源泉(R2G)公司,在業內小試牛刀。因此,在後來為熱波傳媒融資的過程中,她及她的團隊在業內的經歷、經驗也成為她與投資人和私募基金談判成功的一個重要的因素。
  “音樂節是我國音樂産業中正逐步趨于成熟的一種商業模式,它可以説是文化産業與旅遊業、商業服務業以及整個城市發展相結合而生的一種綜合性商業活動,能夠為相關産業帶來巨大的輻射效應。”李岱説。
  目前,熱波音樂節已經發展成為中國地區最具規模的戶外音樂節。每年現場吸引超過15萬人,電視和互聯網上的轉播超過5000萬觀眾瀏覽。據悉,熱波音樂節目前已經成為中國規模最大的流行音樂節形式的嘉年華活動。
  “我希望熱波音樂節能吸收借鑒美國的伍德斯托克音樂節、日本的富士山音樂節、英國的格拉斯通貝利音樂節等世界聞名的音樂節的更多形式和內容,日臻完善。”李岱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她絕不會滿足于現有的成就。
  作為一位比較好地處理了與投資方關係的文化産業企業家,李岱有一套自己的“踩點”論——文化産業融資中有幾個關鍵性節點,踩準了,才能達成企業家與投資方的共贏。
  第一,要踩投資方認可的行業。如果是投資方不看好的行業,最好不要去碰,作為一個單獨的企業,力挽狂瀾一般不太現實。
  第二,要踩一個優秀的模式和一個好的團隊。企業融資的目標不是讓公司有錢,而是讓公司有更好的現金流,做更大的項目。很多企業家融資之前沒有把事情想清楚,以為融資是為了緩解目前的資金壓力。但實際上,成功的融資一般是在公司本身已經可以産生現金流的基礎上,希望擴充規模時才進行的。
  第三,要踩一個適合的溝通方式。企業家跟投資人溝通時,往往頭頭是道地講自己的生意,但通常投資人有其自身的思維方式,企業家一定要用投資人的語言與其進行溝通。雙方充分的溝通包括兩方面:第一是企業家答應投資人做到的事必須得做到;第二是如果發展中碰到市場的變化,企業發展路徑需要有一個戰略性的更改,一定要跟投資人及時溝通。

  奧飛動漫:從玩具制造到動漫第一股

  去年9月10日,對于年近40歲的蔡東青來説,是個難忘的日子。他一手創辦的廣東奧飛動漫文化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奧飛動漫)正式登陸深圳中小板。奧飛動漫被眾多資本火熱追捧,上市第一日就大漲78.66%。
  奧飛動漫的上市也造就了蔡東青家族的財富神話。招股説明書顯示,奧飛動漫是一家純私人公司,本次公開發行前總股本為1.2億股,公司的股東分別為蔡東青、蔡曉東(蔡東青的二弟)和李麗卿(蔡東青的母親),前述三人為一致行動人,合並持有本公司100%的股權。其中蔡東青持有8160萬股股份,佔比68%。
  “奧飛之所以能夠成功走上中小板,也是因為其全産業鏈經營的獨特盈利模式。”奧飛動漫董事長秘書鄭克東向《經濟參考報》記者介紹説,1993年在廣東澄海創建的奧飛動漫,最初是從貼牌生産玩具起步。但是,蔡東青並不甘願屈于産業鏈附加值最低端的制造環節,而是不斷探索新的利潤增長點,逐漸在代理國外動漫形象玩具過程中,摸索出玩具與動漫結合的盈利模式。
  “動漫本身燒錢,而衍生産品賺錢。”這幾乎是一個動漫産業中無人不知的潛規則。就動漫而言,“高補貼低收入”的尷尬現實直接影響到許多投資者的熱情,也制約著整個産業的發展。
  據介紹,平均來看,國內動漫賣片收入僅幾十元至幾百元每分鐘之間,而國內動畫片的制作成本卻在每分鐘幾千元以上甚至1至2萬元左右。此外,動漫電影雖然有票房收入,但由于利益分成方較多,動漫廠商自身獲得的收入也有限。
  據了解,2009年原創動力參與制作的動漫電影《喜洋洋和灰太郎之牛氣衝天》票房收入約9000萬元,但通過和發行方、院線和其他共同制作方的層層分成,原創動力僅分得1000萬元左右。
  而就衍生品生産而言,無論玩具、服裝,還是其他産品,都屬于低附加值的傳統制造行業。而動漫恰恰能賦予傳統産業以品牌價值,這種附加值是行業持續發展的最終動力。
  “目前奧飛動漫已經構建了一條從內容原創,到電視臺的發行、授權,到動漫玩具的品牌運營渠道的整個鏈條,並且相應地構建了相對完整的産業平臺,這也是奧飛動漫最有競爭力之處,因為我們國內很多動漫同行還處于一個正在完善産業鏈條的階段。”鄭克東説。
  奧飛動漫此番上市募集資金總額8.68億元,其中4.677億元是募投項目資金。奧飛動漫將著力打造其玩具生産的上游研發能力,分別用于動漫影視制作及衍生品産業化項目、動漫衍生品生産基地建設項目和市場渠道優化升級技術改造三個項目。
  而目前鄭克東工作中最艱巨的任務就是幫助蔡東青實現公司在動漫電影的“第一次”嘗試——將一部52集的電視劇版動畫片《鎧甲勇士》改編成一部動漫電影。“該電影投資在1000萬元左右,但目前我們還無法預測票房的收入,這畢竟是我們第一次涉足大螢幕。”他説。

  王敏生:打造傳媒硅谷

  2008年至2009年間,在距中央電視臺、北京電視臺新址不到5公里,距中國傳媒大學不足2公里的地方,悄然興建起一片園區,與東擴後的CBD商圈正好接壤,共同構成了北京市中央商務區與中央傳媒區的復合地帶,香港鳳凰衛視等90%以上的海外駐京傳媒機構都聚集于此,如此得天獨厚的區域優勢吸引了投資人王敏生的目光。他與北京市朝陽區政府一拍即合,開始了打造傳媒硅谷的夢想。
  如今,他投資建設的北京東億國際傳媒産業園區一期工程已經完工,在寬敞明亮的辦公室裏,王敏生指著窗外立地而起的已經完工並投入運營的兩個演播大樓、兩棟公寓樓、一棟綜合培訓樓、一座商務酒店等共7萬平方米的建築,向記者介紹著他的藍圖:以文化産業高端人才培訓,傳媒教育,産權交易,數字影視制作業和創意內容的研發與制作作為經濟增長的重大抓手,建造北京傳媒文化創意産業的總部經濟基地。他告訴記者,即將于今年5月就開始動工興建的二期工程包括5星級會館、國際傳媒大廈、傳媒創研大廈、傳媒交易大廈、文體中心及商業配套設施等共15萬平方米的建築。
  王敏生已經為這個文化産業園區投資3億多元了,下一步的規劃還需要更多投資,不過可喜的是,目前園區的基本盈利模式已經探討出來——已經建成的演播大樓建築面積為1.34萬平方米,包括1000平方米和1400平方米2個演播室和與之配套的導播室、編輯室、化粧間、排練室、更衣室、貴賓間以及劇組辦公室和劇組會議室等設施。由于演播室群均採用世界一流的數字高清技術設備,不僅適應電視演播、制作的技術換代要求,還與中央電視臺、北京電視臺以及省級地方衛視的制作體係相匹配,因此自1月10日通過廣電總局相關部門驗收後,其收到的來自各個節目組的租約就沒間斷過;在配套設施方面,已建成的新維亞商務酒店總面積近8000平方米,將為園區企業和參與演播室節目錄制的嘉賓和工作人員提供綜合商務配套功能。
  “我們現在做的第一步是先為園區建設好基礎設施和硬體,為有上升空間和市場潛力的文化傳媒企業提供必要的發展平臺,而我下一步的計劃就是在整個園區建設完成並投入運營之後,進一步投資文化産業的實質內容、影視制作等核心部分。文化産業是一個高投入、高産出的市場,但我目前只算是入了門,我們産業園的定位小而精,這有助于我在發展的過程中逐步找到更加成熟的盈利模式。”他説。
  現在他打算先以北京東億國際傳媒産業園區的資源優勢,與文化産業內相關企業合作進軍文化産業市場,隨著對整個行業的産業鏈條和盈利模式慢慢了解和熟悉,最終能夠找準切入點,投資文化産業的內容和制作部分。

    文化産業融資仍舊路漫漫

  文化産業振興規劃》對于促進文化類企業融資特別作出政策規定,結合此次文化類企業在創業板中的出色表現,文化類企業的融資大門似乎已經打開。但是,《經濟參考報》記者日前採訪業內數家較有代表性的文化類企業及其投資人後發現,已經出臺的政策和措施雖然“看上去很美”,但身處最基層的企業們對資金的饑渴依舊,文化産業融資及時雨並沒有普降到最廣袤的文化市場中來。

  相關稿件
文化産業融資仍舊路漫漫 2010-03-03
中國文化産業“走出去”的困惑與希望 2010-02-09
數字化席卷文化産業 2010-01-20
中國文化産業逆勢騰飛 2010-01-07
廣西攜手東盟打造區域性文化産業 2009-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