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遠征:理順資源價格比匯率升值更有效
    2009-12-29    作者:記者 張莫    來源:經濟參考報

    由於美元幾乎是零利率,很多人就會借美元到別的市場獲取相對高的回報,而這種美元套利交易的首選目標就是中國,這肯定會推動中國資産價格的飆升。

  本報訊 中銀國際首席經濟學家曹遠征在2010中國經濟展望高峰論壇上&&,2010年看似是很溫和的一年,其實在風平浪靜下存在着風險,可能出現非常複雜的局面,需要高度關注。
  曹遠征&&,從美國、歐洲等國的數據來看,世界經濟正在強勁復蘇,但這很可能僅僅只是反彈而非真正的復蘇。他説,造成全球經濟強勁反彈的短期因素有三條:一是大規模的經濟刺激計劃,這對經濟肯定有好處;二是剛性需求的反彈,這是指由於經濟觸底後失業率不會進一步上升,人們因不會再擔心收入進一步下降而對過去一些沒有消費的東西産生了剛性需求;三是西方發達國家企業的超常規運作,目前企業的庫存投資增加速度非常快。
  “但如果仔細分析,這三個因素都是危機造成的結果。如果這個判斷是準確的話,明年下半年世界經濟可能依然會受到長期制約因素的影響,包括實體經濟失衡,而這種影響可能使世界經濟仍然處在低速增長的時期。”曹遠征強調。
  曹遠征説,這種低速增長對中國出口的影響也非常大。“中國經濟的增長,實際上是跟出口高度相關的,明年出口是什麼樣直接決定了GDP增幅的高低,目前看來並不樂觀,估計明年出口不超過10%,下半年還會有回落。”
  曹遠征同時&&,在此次金融危機的背景下,一味採取擴張需求的政策是否有效也值得商榷。“傳統的經濟危機是生産危機,在生産過剩的情況下,總需求政策十分有效。而傳統的總需求政策一定是擴張性財政政策加上寬鬆貨幣政策,”他説,“但是,從此次危機的情況來看,採取積極的財政政策和寬鬆的貨幣政策確實避免了大衰退,但是也沒有跡象表明它們促進了基礎增長。如果衰退的病症不一樣,治療的方式也不一樣。在這種資産負債表衰退的情況下總需求政策可能會失效,而且過分使用它還會帶來更多的問題。”
  曹遠征還解釋道,全球都貨幣政策寬鬆的情況下,西方國家會大規模注入流動性。由於美元幾乎是零利率,很多人就會借美元到別的市場獲取相對高的回報,而這種美元套利交易的首選目標就是中國,這肯定會推動中國資産價格的飆升。“儘管我國的情況不是資産負債表衰退,經濟增長不足主要是由外部需求萎縮導致,但是對未來政策風險的擔心仍十分必要。”曹遠征説。
  “假如經濟恢復滿意的增長速度,防範風險就變得格外重要,國內政策就要把過去反危機的宏觀政策轉到正常狀態,把政策的落腳點從反危機轉到調結構、促改革,這樣才能使中國經濟持續穩定增長。”曹遠征説。
  曹遠征指出,“轉彎”的改革政策一定要將長期因素納入考慮中。一是要考慮民生問題。“2020年中國人口老齡化佔到17%,也就是説五分之一的人口都是老齡化人口。如果過剩勞動力基本被吸納完畢,意味着低成本製造業無法生存。這就證明了民生問題比經濟增長問題更為重要。”
  二是要解決消費的問題。他説,促進經濟發展必須擴大內需,擴大內需的方法就是促進消費。而消費不足除了大家常説的收入原因以外,還有一個大家不太關注的原因——壟斷,而要打破壟斷就要鼓勵發展服務業。
  三是理順資源價格。曹遠征説,大家都在提人民幣升值,因為在國際收支失衡情況下,貨幣匯率是調整失衡的最佳手段,而通過升值來調整順差也是中國前幾年的做法。從2005年人民幣開始升值,到去年年末,人民幣名義匯率已升值20.2%,但是調節效果並不明顯,順差並沒有得到有效改善。“這就提出一個問題,如果名義匯率不能解決問題,就要靠實際匯率來解決,因此國內資源價格的理順可能比匯率升值更有效。包括勞動力價格和資源價格在內的要素價格改革,明年都應該提到議事日程上來。”曹遠征説。
【嘉賓發言文字實錄】【視頻】

  相關稿件
資源價格改革並非一味提價 2009-11-13
資源價格暴漲背後的重重危機 2009-06-08
中鋁195億美元入資力拓 利於穩定國內資源價格 2009-02-13
礦産資源價格下跌 國內企業海外收購捲土重來 2008-11-05
解振華:調整資源價格將考慮對弱勢群體影響 2008-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