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少兒險市場前景巨大,需求將不斷上升。”記者近日針對近年來險企競相開拓少兒險市場現象進行調研時,許多專家接受記者採訪時稱。專家同時提醒,少兒險市場要向健康持續發展,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當前迫切需要提高百姓保險意識,險企要積極創新,針對少兒險市場特點設計更為貼合的産品。
潛在的市場需求
兒童保險又稱少兒險,在國外已有幾十年的發展歷史,主要為了應對兒童在成長過程中可能面臨的意外、疾病、教育支出等不確定因素。 國內的少兒險市場需求不斷上升。最近的一份市場調查表明,在中國城市居民對保險公司各項險種的需要程度中,兒童險排名第三位,僅次於健康險和養老險。 “越來越高的教育支出,越來越貴的醫療成本,越來越嚴峻的就業壓力,是少兒險市場需求不斷上升的主因。”中央財經大學保險學院院長郝演蘇教授在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採訪時分析説。 據專家測算,目前在國內將一個孩子撫養至高等院校階段的成本高達48萬元;最新統計資料又表明,近年來,兒童期意外死亡、先天性心臟病、白血病、再生障礙性貧血、腎功能衰竭等發生率越來越高,但兒童基本醫療保障在我國長期屬於空白;信誠人壽曾於2007年12月委託第三方調查機構對319個有0至10歲子女的家庭進行調查,結果顯示,在就業壓力增大的背景下,約50%的家長對規劃子女未來感到焦慮。
險企爭搶少兒險市場
兒童保險在國外一直是備受關注的險種之一,主要包括意外傷害險、健康醫療保險、教育儲蓄保險和投資理財保險等四類。 記者採訪了解到,目前,兒童保險市場日益成為各家保險公司競相開發的熱點。許多保險公司為適應市場需求還開發出具有多重保障功能的新産品。比如,中德安聯“摯愛天使”健康成長保險計劃就將幾項功能全部囊括。 首先,其具有終身壽險功能,以孩子的生命為標的帶來長久的保險保障;其次,對少兒易患的19種重大疾病提供保險保障直到25周歲,並同時涵蓋每日住院費用補償保險;另外,該計劃還為孩子的成長建立了一份關愛基金,以紅利的方式增加賬戶價值,在孩子一生中的重要時刻,包括大學、婚嫁、中年、退休、百歲五個人生重要階段給予財務支持。可以説,對於想要在生命、健康、教育各方面投保的家長來説,這款保險已經頗為全面了。 “隨着近年來大眾保險意識的提高,人們對少兒險也開始逐漸接受和認可,特別是教育類和醫療類險種,各保險公司基本都會有兩種以上針對少年兒童的險種,此類險種的保費收入在各家保險公司整個收入佔比差別比較大,不過一般都會在15%以上。”長城保險總精算師趙建新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説。
應針對市場特點設計産品
相對於西方國家,目前我國少兒險的投保率仍然偏低。以廣州為例,相關資料顯示,廣州市目前0至15歲的少年兒童有206萬,其中小學生74萬,中學生36萬,而投保率僅佔7.8%,也就是説,九成以上的兒童家長沒有給孩子購買相關保險。 “而在西方發達國家,各種類型的兒童保單是人一生中必買的七八份保單之一,它可以幫助年輕的父母為孩子更好地規劃未來。”首都經貿大學金融學院保險係教授庹國柱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説。 “畢竟這個險種在國內興起的時間不長,仍處於發展的初級階段。但相信隨着國民收入的不斷增長,這個市場將會得到越來越充分的發展。”郝演蘇説。 除了投保率仍有上升空間外,業內人士還建議少兒險未來成長應多關注農村市場,並針對該市場特點設計更為貼合的産品。 “農村少兒保險的投保狀況目前不是很理想,農民對於養老和醫療的保障需求較高,但對少兒的保障以及高層次教育和投資還沒有形成觀念,這和中國農村的現實經濟狀況和廣大農民群眾的消費觀唸有關。目前面臨的主要問題是適合農村的保險産品少;少兒險由於價格較高,不利於向農村市場推廣。”趙建新説。 趙建新認為,保險公司應充分考慮到農村家庭的收入比城市低,經濟承受能力相對較低的客觀因素。在設計相關産品時,首先,在險種責任的設計上應簡單易懂;其次,應增強核心保障功能,減少外延責任,以少兒重大疾病保險、醫療保險等為主,少兒教育金等儲蓄型業務為輔,這樣可以有效降低價格;另外,還可以將不太常見的病種作為可選責任項,單獨厘定費率,這也是一種創新的做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