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對衝基金的策略分類
對衝基金的投資策略是建立在金融市場會因為某些因素導致相對價格扭曲的基礎上的。理論上認為,在一定的市場條件下,任何兩種相關資産的價格之間的價值差別都是有關聯的,它們之間的價值差異存在有一種正常的關係,即使因為某種原因市場價值差出現異常,市場也必然會通過某種方式使其回歸正常。理論基礎的確立也使得市場上出現了很多探尋正常價值的衍生工具定價理論模型,如著名的Black-Scholes
期權定價模型等,通過這些模型,對衝基金經理可以運用大量歷史交易數據,計算確定在充分有效的市場條件下(包括信息完全、無交易成本和投資者的完全理性等)金融資産的交易價格關係,並與實際價格關係進行比較,尋找價值異常,然後針對這一異常進行操作。
總體而言,對衝基金的投資策略分為以下幾大類:多/空策略、套利策略、事件驅動策略以及走勢策略。
(一)最“古老”的策略——多/空策略
多/空策略來源於對衝基金創始人琼斯。儘管它年代久遠,卻還是今天應用最廣泛的對衝基金投資策略之一。而且,它還可衍生出更為專業化的對衝基金投資策略,例如它是套利策略的基礎。
多/空策略的基本思想是將基金部分資産買入股票,部分資産賣空股票。買入股票的多頭資産金額經其貝塔(β)系數(衡量股票與市場相關度的系數)調整後形成多頭頭寸,賣空股票的空頭資産金額經其貝塔(β)系數調整後形成空頭頭寸,多頭頭寸與空頭頭寸的差形成全體基金資産的市場頭寸。該市場頭寸可為多頭、空頭或是零,從而調節基金面臨的市場風險。當市場頭寸為零時,多/空策略成為市場中立策略,此時基金的收益與市場波動完全無關。通過調整市場頭寸,或進一步調整組合中股票的種類,可以調節組合所面臨的風險程度以及風險種類。
需要注意的是,簡單的資産對衝並不能消除市場風險。例如,如果我們買多房地産股票並賣空同樣資金的醫藥股票,該組合的市場頭寸並非為零,其收益率將同時受房地産板塊和醫藥板塊的影響,由於這兩個板塊與市場的相關度不一樣,其對衝結果將不能使組合消除市場風險。在計算組合的市場頭寸時,一定要注意資産與市場的關係即貝塔(β)系數。只有當組合的綜合貝塔(β)系數為零時,組合才是市場中立。此外,由於股票的貝塔(β)系數是不斷變化的,要維持組合的貝塔(β)系數不變需要不斷地監測市場並對組合進行動態調整。
對衝是一把雙刃劍。當基金面臨的市場風險減小時,基金所能享受的股票市場長期向上趨勢所帶來的增值潛力也減小了。除了對沖掉市場風險,我們還可以將基金的其他風險對沖掉,例如,基金面臨的匯率風險、利率風險、某一行業風險等。每當一種風險被對沖掉時,基金經理利用該風險因素來為基金增值的可能性也沒有了。理論上講,一個完全對衝的基金的收益率應該是無風險收益率減去交易成本。因此,在實踐中,基金經理不會把基金的所有風險因素都對沖掉,而只是將自己不能把握的風險因素對沖掉,留下自己有把握的風險因素,在這些風險因素上進行投資決策以獲取超額收益。例如,多/空策略就是將基金經理認為自己不能把握的市場時機風險對沖掉,而只留下基金經理有把握的股票篩選風險來為基金增值。經典的“配對交易”(pair
trading),即在同一市場、同一行業中選擇兩支産品、管理、股本結構等各方面都非常近似的股票,在買多一支股票的同時賣空另一支股票,這樣的組合將市場風險、行業風險都對沖掉,只留下兩支股票的個股風險。
在交易方面,多/空策略的交易頭寸比單純的買多、賣空策略要大,因而會帶來更大的交易費用。尤其是,多/空頭寸會隨着其股價漲跌而不斷變化,多/空頭寸的貝塔(β)系數也不斷變化,從而需要不斷地進行動態調整以維持基金的市場頭寸,這會帶來持續不斷的交易成本,而且在市場劇變時還有可能因為交易無法及時進行而使基金的市場頭寸與預期産生較大的偏差,從而帶來額外的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