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
|
經參 財智
|
經參 思想
|
經參 讀書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經濟參考網讀書頻道
就業到底從何而來
從根本上説,就業是不存在的。所有動物(包括大猩猩、海豚或火雞)都是自給自足的,或者説,它們是在為自己工作。同樣,所有穴居者也是為自己工作的。如果不考慮個人領導能力的話,今天的人也不例外。 任何一項工作都要涉及兩個方面:雇傭者與被雇傭者,或者説僱主與僱員。要成為一個僱員,你必須具備一定的工作能力,這種能力與自給自足所需要的能力並無二致。但是要成為一個僱主,你就必須具備通過僱員工作實現價值翻倍的能力。在大多數情況下,你需要做的就是:他們在為你工作時,能創造高於他們為自己工作時所創造的價值。但是要實現這個目標,你就需要具備某些必不可少的資産:資本、智慧和承擔風險的意願。 換一種説法,每個人都可以選擇,要麼為自己工作,要麼為別人工作。有些人之所以會選擇後者,是因為他們認為這對自己更有利。換句話説,相較於創業,他們覺得為別人工作可以讓自己生活得更好。但僱主卻只有在可增加自身收入時才會選擇雇用其他人。除此之外,如果沒有足夠的資本支付僱員工資,他們也無法為別人創造就業。 那麼請回答這樣一個問題:就業機會是源於賺取利潤的動機,還是資本的形成呢?政府讓僱主獲得利潤的難度越大,我們可用於形成資本的儲蓄越少,所能創造的就業崗位數量就越少。 你可能意識到政治家和官員們為什麼不喜歡這樣的邏輯了吧?結論就是:他們不能“創造就業”。
第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頁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