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
|
經參 財智
|
經參 思想
|
經參 讀書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經濟參考網讀書頻道
Part03 黃金命運
金銀天然不是貨幣,但貨幣天然是金銀 黃金的發現使南非成為非洲大陸最富有的國家。在過去的120年,南非成為世界最大的黃金生産國和出口國之一。因此,南非也被稱為黃金之國。 馬克 庫提法尼: 我們有專門的勘探人員,尋找露出地面的岩層,即表面含有黃金的岩石。他們會循着這些露出地面的岩層去尋找深層的金礦。 在一張專業人員繪製的金礦地圖中,佈滿了交錯密布的地下坑道,在這些神秘的數字符號中,蘊藏着大自然恩賜的財富,也蘊藏着一個國家不可預知的未來。 自從一萬多年前人類在自然界發現了這種反射耀眼光彩的金屬以來,尋找它便成為人類永恒的渴望。 在古羅馬,黃金是黎明女神的名字;古印第安人視黃金為太陽神的汗水,代表着權勢和榮耀;在古埃及,黃金象徵着太陽和眼睛,沒有它,人類無法生存。世界上幾乎所有的民族,無論是富有的還是貧窮的,都不約而同地選擇黃金作為崇拜和迷戀的對象。 南非安格魯阿山帝黃金有限公司“黃金暢想”前創意總監馬克 普爾: 黃金始終代表着承諾、價值、信任。作為人類,我們與這種金屬有着一種自然的&&,將貴金屬黃金作為&&世界的紐帶。 如果拋開一切外在的裝飾,最本質的黃金又是怎樣的一種物質? 它是一種亮黃色的金屬,具有很好的光澤。黃金的密度很高,與同體積的白銀相比重了將近一倍。它的化學性質極為穩定,在自然界中,它很少和其他物質發生反應。黃金的質地非常柔軟,有很好的可塑性,人們可以隨心所欲地將它鍛造成各種形態。 理查德 霍利迪: 比如一艘船沉入海底,黃金也跟着沉下去了。兩三百年之後黃金被打撈上來,它仍然是金光閃閃,沒有變化,這點是任何其他金屬都做不到的。所以,黃金非常寶貴、耐用。 黃金的這種恒久的屬性,也許正是人們夢寐以求的,它契合了人類對永久財富的嚮往。作為裝飾物的黃金,已經不能滿足人類對它的渴望,它被賦予了一種新的價值,公元前6世紀,以第一枚黃金鑄幣的出現為標誌。 最早的黃金鑄幣誕生於一個叫呂底亞的王國,這個王國所在的位置在今天的土耳其境內,是東西方文明的交匯處。在呂底亞王國的東方是四大文明發源地之一的兩河流域,它的西方則是海上貿易繁榮的古希臘。發達的貿易,促成了人們對貨幣鑄造的探索。 今天,一枚呂底亞金幣被收藏於英國大英博物館,它在大小和重量上沒有統一的規格,也沒有面值的標識。這枚做工略顯粗糙的金幣在貨幣史上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它的出現徹底改變了黃金的命運。 德國《商報》主編加博爾 斯坦加特: 黃金不再是普通的物品,也不是一件埋藏在地下的普通物品。對於很多人以及像我這樣的經濟學家來説,黃金就是一種貨幣,一種有價值的貨幣。 在人類歷史上,貝殼、羽毛、銅鐵都曾充當過貨幣。但最終,不分種族、地域和文化,在各文明還沒有相互交流的時候,人們便紛紛選擇黃金作為貨幣。這種不約而同,是來自造物主的安排嗎?也許正如馬克思所説,金銀天然不是貨幣,但貨幣天然是金銀。 英國皇家鑄幣局博物館館長凱文?克蘭西: 從整個世界來看,世界上很多不同的地方—比如美國、非洲、遠東地區—從傳統上來説,硬幣主要都是用金和銀來鑄造的。之所以用金和銀,是因為它們是價值很高的貴金屬。人們必須找到一種價值高的東西作為共同的流通方式,而金和銀的價值很高,且便於攜帶、數量較少、性質穩定。 到了14世紀,黃金貨幣在歐洲已經十分普及和受歡迎了,製作得越來越精美的金幣在人們手中傳遞和交換着。然而在不知不覺中,正是黃金作為貨幣的需求激起了人類更多的慾望,有人便將貪婪的手伸向了它。 英國倫敦金銀市場協會首席執行官斯圖爾特 穆雷: 這些人的技巧很高超,他們可以將硬幣邊緣的外層剝離之後還能再放回去,使得硬幣仍可以被接受。 在蒸汽動力出現之前,世界上的所有金屬鑄幣都是手工鑄造的,不平整的邊緣給偷竊者製造了機會,他們順着硬幣的邊緣打磨,然後將打磨下來的金屬碎末熔化賣給鑄幣廠,以牟取私利。 凱文 克蘭西: 在英國這叫作“剪裁”硬幣,你會發現很多硬幣被打磨的例子,並且程度很嚴重,甚至連硬幣上面刻的字都變形了。 為了遏制這一現象,在英國,偷銼硬幣者會被判處絞刑,但再嚴厲的刑罰也無法徹底戰勝人類的慾望。從公元前6世紀世界上第一枚金幣誕生以來,偷竊行為從來沒有停止過。然而,當一個國家的當權者也在對貨幣的質量進行損害的時候,又會發生什麼呢? 17世紀末,英國正經歷着一系列戰爭,導致貨幣供給量嚴重不足,政府也欠下了鉅額債務。1696年,英國政府決定重新鑄造貨幣,這一舉措引發了一場著名的論戰。矛盾雙方的代表人物分別是英國財政大臣威廉?朗茲和哲學家約翰 洛克。 英國歷史學家羅伯特 艾利夫: 英國財政大臣威廉 朗茲支持貨幣貶值。他指出,在過去的200年間,英國的貨幣貶值累積達到450%。因此,硬幣的價值取決於人們的意願,取決於硬幣的面值,以及這些硬幣上的國王印章。 英國財政大臣威廉 朗茲認為,貨幣只是一個工具而已,只要貨幣上有國王的印章,不管它是用金銀還是用銅鐵製造的,也不管重量與成色是否充足,人們就應該接受這種貨幣。他建議將新幣中的含金量減少25%。 對於這種觀點,約翰?洛克堅決反對。在約翰?洛克看來,真正的貨幣必須有十足的重量與成色,雖然降低質量可以暫時解決貨幣短缺的問題,但這種讓貨幣貶值的手段,將會動搖政府的公信力。 隨着雙方的爭論越來越激烈,整個國家陷入貨幣倫理的旋渦中,而最終的決定權在國王手中。 克裏斯托弗?蒂爾: 在黃金博物館中你們可以看到一個國王手上拿着一個金蛋,相應的諺語就是:你需要牢牢掌握一種權力,但也不能用力過大,否則就會把手中的金蛋捏碎。這是關於權力的暗示,這是一種平衡。
第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頁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