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
|
經參 財智
|
經參 思想
|
經參 讀書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經濟參考網讀書頻道
美第奇家族與意大利的文藝復興
貨幣在古希臘衝破了權力的束縛,捍衛了自由的尊嚴和權力;1000多年之後,貨幣在地中海的另一端完成了最耀眼的一躍,從此,貨幣不再是簡單的丈量工具,不再簡單充當貿易媒介,貨幣成為一種特殊的商品,它可以不依附於任何一件物品而創造財富,這艱難一躍使得貨幣成為資本,歷史的轉折點發生在意大利。 多特 保羅 拉皮奇雷拉是意大利維琴察人民銀行的一名職員,他説:“我很有幸住在威尼斯,離我所工作的分行很近,我也很有幸能夠認識很多人,他們既是我的客戶也是我的朋友。客戶是我們的資源。” 900多年前,威尼斯已經是連接歐亞大陸最重要的水上貿易中心,世界各地的貨物被運送到這裡,連同貨物一起到達的還有世界各地的貨幣。 1157年,威尼斯成立了全球第一家現代銀行。銀行業成就了這座城市的商業繁榮,而成就銀行業的是在幾百公里之外的佛羅倫薩。 現在的佛羅倫薩還保留着600年前的樣子,這裡的每一棟建築、每一座雕塑,都沉澱着一個個古老的故事,而這些故事都與一個早已消失的家族有關,這個家族名叫“美第奇家族”。 曼福迪 皮科洛米尼: 當美第奇家族從托斯卡納北部鄉下搬到佛羅倫薩,那時候佛羅倫薩的經濟已經很發達了,他們開始做羊毛生意,羊毛生意與銀行生意是緊密相連的。在銀行生意和融資業務之間有協作關係,可以用一個現代術語叫作商業銀行。 最早從事羊毛生意的美第奇家族發現開辦銀行是一個更賺錢的買賣,它不需要開辦牧場,也不用擔心瘟疫給羊群帶來災難,銀行是一個簡單的用錢賺錢的生意。 銀行雖然賺錢,但是在當時並不受人尊重,銀行家雖然富有,但是卻沒有地位。 美第奇家族的第二代掌門人是科西莫,他有一幅保存至今的畫像。畫像中,科西莫身穿一件樸素但卻裁製得很好的裘皮邊猩紅色的寬大長袍,皮膚灰黃,凹陷的面頰從畫家作畫那個側面展開,突顯出他高高的鼻子和肥大的耳朵。最令人關注的是他的那雙手,很粗糙,緊緊地握着,一隻手攥着另一隻手;不過,同時能看出他的手攥得很有力,讓人感到他根本無法做到鎮靜自如。 科西莫內心的不安來源於他的職業,他是一個靠貨幣賺錢的人,依靠放貸收息使整個家族富甲一方。但是同時,科西莫還是一位虔誠的基督教徒,放貸收息違背了基督教義。 意大利金融史學家蒂姆 帕克斯: 放貸收息是被禁止的,那是因為基督教徒們認為,食物是靠汗水和辛勤工作換來的,只有工作才能標誌你是社會性的,而錢生錢的事情則被認為是違背自然規律的。 16世紀之前的歐洲,放貸收息被認為是一件不道德的事情,甚至是一種犯罪。意大利中世紀最偉大的詩人但丁在他的代表作《神曲》中,有一部分內容專門描寫高利貸者,但丁把他們放在了第七層地獄。 意大利佛羅倫薩大學歷史系教授喬瓦尼 希普利亞尼: 在意大利教堂從古至今都十分重要的教義是,羅馬天主教禁止借錢收取利息。 公元325年,羅馬教會禁止所有神職人員放貸收息,不久教會將這一禁令擴大到所有人。1179年,羅馬教皇宣布,放貸收息的基督徒都將被教會開除。 陳志武: 實際上,西方有過2000多年的義利之爭,基督教對貨幣的抵制和鄙視與儒家非常類似,他們也主張以義、友情、親情來規範社會秩序,規範人與人之間的關係。 最早突破倫理和道德約束允許放貸收息的是猶太人,在猶太教義中規定,如果將錢借給同為猶太人的朋友,是不可以收息的,但是如果將錢借給非猶太教人,就可以收取利息。 就是因為教義上的區別,猶太人成為最早放貸收息的民族,而在當時猶太人為此也受到全社會的譴責。 1182年,法國將以放貸收息為生的猶太人從法國驅逐出境;1275年,英格蘭宣布放貸收息是犯罪行為;1290年,英格蘭頒佈《驅逐令》,將生活在英格蘭的所有猶太人驅逐出境。 德國猶太博物館館長赫爾 巴克豪斯: 宗教關於禁止有息貸款的禁令和社會對貸款的需求之間的矛盾關係,導致猶太人成了替罪羊。人們把在金錢交易中的那種負罪感,都歸咎到了猶太人身上。 科西莫對金錢的慾望似乎總可以實現,但又永遠無法滿足;他無法原諒自己收取利息獲得財富,但又拒絕不了財富的誘惑;他熟讀基督教義,又時刻注意自己的銀行賬目。他的財富越來越多,這讓他懷疑自己與上帝的距離是不是越來越遠。於是,科西莫開始想辦法彌補自己的罪孽,尋找靈魂解脫的方式。 而就在此時,意大利也正在尋求另一種解脫方式。 中世紀的歐洲被稱為黑暗時期,嚴厲的宗教束縛着整個社會。然而,教會的腐敗與理性的覺醒開始動搖人們對宗教的盲目信仰。於是,意大利人開始懷念古羅馬時期的自由平等,喊出“復興古羅馬文明”的口號。 古羅馬文明傳承於古希臘文明,古希臘強調人生在世不僅是為讚嘆神的偉大,而且要欣賞人的偉大,因為人類就是神的體現,是神在地上的繼承者。 對宗教神權的批判與對人權的重新發現迅速擴展到了社會的各個方面,尤其是文化和藝術領域。這場運動被後人稱為“文藝復興”。 意大利佛羅倫薩畫家巴爾尼: 因為藝術是一種獨特的認知方式,它向人類自身揭示一種生活的面貌。藝術作品是你想象中的世界,沒有這些,世界會變得恐怖、醜陋,會陷入災難。 藝術可以用另一種目光打量現實世界,在藝術作品中,醜陋與美麗並存,並且沒有嚴格的區分,觀察者的角度不同看到的將是不同的世界。 從藝術作品中,科西莫的靈魂開始得到解脫:用錢賺錢並不是一種罪惡。如果不能得到好處,除了上帝,誰又願意將錢白白地借給別人呢?如果得不到借款,那麼如何解救貧困和危機? 從藝術中得到靈魂解脫的科西莫相信將錢投入藝術作品中,可以凈化人的心靈,這樣的錢上帝也不會拒絕。於是,科西莫決定用最大的財力資助文藝復興。 意大利斯特羅齊宮工作人員帕拉佐?斯特羅奇: 他們訂購藝術品或許是有很多目的的,不能簡單地説只有一個原因。其中一個原因是彌補罪孽,這個原罪對於他們是指收取利息,他們覺得訂購藝術品是一種洗去罪惡的方式。 這場文藝復興不僅讓科西莫得到了解脫,也推動了整個人類社會的文明進程。 文藝復興對人的自然天性有了重新的認識,認為不但可以崇尚人性中美好的一面,同時對人性中無奈甚至醜陋的一面也給予了更多的包容和理解。人權和神權並不矛盾,保護人權就是捍衛神的尊嚴。 這種認識的轉變也給貨幣開闢了一條全新的道路,追求財富不再是一件難以啟齒的事情,財富不代表貪婪和自私,財富是勤勞和智慧的果實。 在這場將人權從神權的禁錮中解放出來的文藝復興運動中,美第奇家族究竟投入了多少資金,人們已無法知道。但人們知道,在美第奇家族保護和資助的名單中,有眾多我們熟悉的偉人:達 芬奇、但丁、米開朗琪羅、喬托、拉斐爾、薄伽丘、馬基雅維利;伽利略也曾是美第奇家族的座上賓,他甚至將自己發現的一顆行星命名為美第奇。 文藝復興也讓一個銀行家族走上了權力的頂峰。美第奇家族不僅控制着佛羅倫薩的政治權力,而且在美第奇家族的歷史上,産生了3位教皇、兩位皇后、3位大公。 這場發端於佛羅倫薩並由美第奇家族全力資助的文藝復興運動,很快在全世界蔓延,從此權力中心不再由宗教和王權壟斷,富裕的商人成為制約權力的最重要的力量,銀行家的地位得到全社會的認可。 1543年,西班牙國王查爾斯五世宣布,放貸收息是合法的。1545年,宗教改革運動與新教領袖之一約翰?加爾文宣布,如果將錢借給別人從事生産性活動,可以收取利息。 朱寧: 文藝復興時期,歐洲的皇室與歐洲的人民越來越多地尊重或者渴望財富。 從中世紀的地中海沿岸到17世紀的歐洲,貨幣的歷史被重新改寫。1347年,意大利熱那亞商人將貨幣改換成第一份保險單,1602年,荷蘭東印度公司將貨幣轉換成第一張股票。 依靠資本的力量,歐洲的工商階層積累了巨大的財富,形成了一個獨立的資産階級。1867年,馬克思在《資本論》中將以資本主導社會經濟和政治的制度稱為“資本主義”。
第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頁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